7月11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赴湘潭縣排頭鄉暑期實踐團來到了湘潭縣排頭鄉雙聯村,開展了對辣椒基地的運作機制和經濟效益的調研活動,探索它如何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

(圖為雙聯村村委成員與實踐團成員合照)
在排頭鄉雙聯村鄧主任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排頭鄉雙聯村辣椒基地的普通種植田、實驗田、種植大棚、食品加工廠和水庫。據了解,辣椒基地自2017年開始種植,至今種植面積已有200多畝。辣椒的品種均為竹根椒。普通種植田按照常規方法由村民種植。實驗田為湘潭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堆肥+配方肥”田間試驗,由湖南省農業園承包種植,用于檢測在何種條件下竹根椒能較好生長。種植大棚可使辣椒較早成熟,以便搶占市場,增加村民收入。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雙聯村鄧主任于辣椒大棚交流圖)
除向外出口新鮮辣椒外,雙聯村也將竹根椒做成了剁辣椒、辣椒醬等產品,為村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徑,提高了雙聯村的經濟效益。目前,雙聯村的竹根椒已成功注冊商標,并獲得綠色安全認證。此外,辣椒基地采用合作社的集體經濟模式,雇用村民采摘辣椒、加工辣椒,村民聽聞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紛紛來到辣椒基地工作。鄧主任說:“我們是集體經濟,村民掙到了錢就是我們村里掙到了錢。”

(圖為黃荊坪辣椒)
湘潭縣排頭鄉雙聯村的辣椒產業不僅在經濟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更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展現了集體經濟模式的活力與潛力。這種模式的成功實踐,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而且為其他鄉村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展現了農業產業在推動區域發展和農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