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湘潭大學化學學院赴湘潭縣排頭鄉暑期實踐團來到了湘潭縣排頭鄉合榮村,開展了對枳殼基地的運作機制和經濟效益的調研活動,更深入了解了這一產業如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

(圖為合榮村村委成員與實踐團成員合照)
在排頭鄉合榮村黨支部書記蔡治衛、枳殼基地負責人劉歡和其他村支部成員的帶領下,實踐團來到了枳殼種植基地進行參觀調研。據了解,合榮村的枳殼基地自2023年開始種植,至今種植面積已有100多畝。因枳殼種植技術要求較低、價格浮動較小,合榮村從益陽引進成年樹苗種植,定期修枝、施肥,并請湖南省農科院教授前來進行技術指導。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合榮村村委成員于會議室交流圖)
枳殼基地采用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在枳殼樹的種植間隙中種植西瓜等作物,提高經濟效益。基地負責人劉歡計劃與村民合作建立枳殼加工廠,售往醫藥公司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劉歡表示:“在培養枳殼的同時,我也對村中的較貧困村民進行培訓,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圖為枳殼基地負責人劉歡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枳殼基地)
正如合榮村黨支部書記蔡治衛所言:“以產業振興帶動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而人才的振興又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種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正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要義。鄉村振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我們不斷創新的思維,需要我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前行,不斷進步,不斷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