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隊員于山東省德州市坡李村進行活動
2025年1月30日至2月6日,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隊員欒佳慧在山東省樂陵市德州市開展“希望小屋系列活動”。欒佳慧同學以一對一的形式,為小學生提供個性化課業輔導,并創新性融入急救包扎技能培訓,實現"知識傳遞"與"生命教育"的雙線并行。
【課業幫扶:從"解題"到"解心結"的深度互動】
通過與當地團委及學生家長的對接,欒佳慧確定了一對一幫扶對象,在與學校聯系并了解學生情況后,先為幫扶對象林藝蕾同學制定詳細輔導計劃。
在一對一輔導過程中,欒佳慧充分展現出了耐心與專業。面對數學中復雜的應用題,她會引導學生逐步分析題目中的邏輯關系,通過繪制簡單的圖表,幫助他們理解數量之間的聯系。對于林藝蕾同學較為薄弱的行程路線問題,欒佳慧采用線段圖及動態表示的方法來標明行走過程,為解題提供適宜小學生思考的正確思路。同時,她還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串聯各部分知識點,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欒佳慧同學發現小學階段學生存在英語單詞記憶效率低、口語水平較低等高頻問題,她設計了“情景式教學記憶方案”,將真實情境和時常的復習聽寫相結合,加深對單詞的記憶程度。同時,通過英文動畫片配音和跟讀練習口語,全面提升英文水平。
【生命課堂:小小繃帶系起安全防線】
在“希望小屋”團隊中,所有成員均來自于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并接受專業急救知識培訓,50%的隊員已經通過考核成為山東省紅十字會的急救員。在進行課業輔導的同時,團隊成員欒佳慧還為小朋友帶來創傷止血與包扎的急救培訓課程。
急救培訓采取線上騰訊會議的形式,欒佳慧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類型,并重點演示了頭部、手臂等部位受傷后的包扎方法。同時她還利用醫用繃帶和三角巾,一步步分解動作,耐心講解每個步驟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幫扶同學認真學習,并積極與講師互動,提出自己的疑問。
【雙向成長:00后與10后的心靈對話】
在課業輔導與包扎教授之外,欒佳慧還為同學帶來心理輔導,緩解學習壓力。活動特別設置"時空信箱"環節,幫扶對象用圖畫以及文字,表達困惑,隊員以書信的方式回饋學習與生活感想,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我認為我的收獲的遠比付出更多”,當收到學生家長的感謝語音后,欒佳慧同學這樣表示。通過課業輔導與急救培訓,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的成員用或許微弱的力量傳遞志愿服務之火,不斷向“博學修身 大愛濟人”的初心邁進。
作者: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 來源: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南丁格爾志愿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