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探企覓新知,科技賦能新質生產
-------大工學子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記錄
追求卓越,點燃創新發展的光輝;攜手并肩,共繪產業崛起的壯麗畫卷。“鄉情緣起·蘇智瀾起”團隊于2025年1月12日前往江蘇省無錫市和蘇州市,深入調研當地企業,探索新質生產力如何在各類企業中深度融合,也為青年學子的職業發展提供現實啟示。

智能驅動制造變革,復合人才引領未來。在無錫德爾熱交換器制造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每一個零部件的精密組裝都離不開高效的技術支撐。德爾不僅依靠智能制造提升生產效率,更強調跨學科技術融合,推動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經理唐總指出,隨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在制造領域的廣泛應用,傳統工程師的單一技能已難以滿足行業需求,企業更加青睞既掌握機械制造基礎,又能理解智能控制、數據分析的高素質人才。這對大學生來說意味著,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主動拓展知識邊界,培養跨學科思維,以適應未來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
運籌帷幄,智者見遠。順勢而為,能者制勝。走進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塵車間的高精密設備讓人震撼。從原子層沉積(ALD)到真空薄膜技術,微導在微納制造領域不斷突破,推動半導體行業向更高精度發展。車間經理在交流中表示,微導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對技術的極致追求。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之一是“突破技術邊界,追求更高精度、更高穩定性”,這不僅體現在產品質量上,也深刻影響著行業的發展方向。他特別指出,大學生在選擇職業路徑時,應當關注專業的深度積累。相比于廣撒網式的技能學習,企業更需要在某一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人才。
智引未來,微造極致。才啟遠航,精鑄輝煌。在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內,整齊排列的智能生產設備映射出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的景象。作為全球新能源裝備的領軍企業,先導公司在鋰電池智能制造、光伏智能裝備、氫能智能裝備等領域不斷拓展,助推中國新能源產業邁向世界舞臺。
在座談交流會中,企業工程師強調,新能源產業的興起,不僅依賴于核心技術突破,更與全球能源結構調整和政策導向息息相關。市場風口的變遷決定了行業的發展前景,而行業的興衰則影響著個人的職業成長空間。因此,擇業時,大學生不能只關注短期薪資,而應綜合考量行業潛力、政策扶持、企業發展空間等因素,選擇具備長期競爭力的賽道。
科技創新塑造產業新格局,青年奮斗書寫時代新篇章。此次江蘇企業行不僅讓實踐團見證了科技賦能生產的變革,也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企業的未來取決于人才,而大學生的未來則取決于選擇和積累。在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的今天,每一位青年都應緊跟行業脈搏,勇攀科技高峰,在時代浪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成為推動未來變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