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天地廣闊,扎根基層大有可為 ——山東大學“青鳥知行,職途探航”實踐隊中期紀實
近日,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青鳥知行,職途探航”實踐隊的7名青年學子積極響應省團委、校團委“青鳥計劃”號召,奔赴濟南、濰坊、濱州、濟寧、東營等地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深度實習,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在基層沃土中書寫"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
深耕基層:在為民服務中淬煉青春本色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最好的老師。隊員們深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將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能力,在真刀真槍的實干中增長才干。
實踐隊隊員王孜珩在槐蔭區人民檢察院實習期間,不僅參與案件卷宗整理、法律文書撰寫等基礎工作,更以“準檢察官”的身份參與多起案件的調解工作。他深有感觸地說:“每份案卷背后都是鮮活的人生,讓我真正理解了‘法不容情但司法要有溫度’的深刻含義。”楊嘉琦在濟南市歷城區桑園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從事暑期托育工作,她充分運用社會工作和普通心理學課程知識,潛心鉆研教育、引導兒童的方法,從化解矛盾的“救火隊員”成長為經驗豐富的“孩子王”。他們將書本知識轉化為服務社會的真本領,在實干中錘煉擔當,在奉獻中收獲成長。
反哺家鄉:以專業智慧守護文化根脈
實踐隊員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家鄉文化保護與傳承貢獻青春力量。考古學院孟睿洋在鄒城市文旅局文物保護中心投身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以專業學識挖掘曲阜儒學文化與考古遺址,為守護齊魯文化根脈注入專業力量;安丘市文旅局文化與遺產辦公室的劉子琪深入鄉村一線,踏遍鄉村巷道整理檔案資料,致力于讓散落的非遺珍寶被更多人知曉。在基層實踐中錘煉專業本領,又以專業智慧反哺家鄉發展,正如隊員們所說:“守護家鄉文化,既是我們專業所系,更是青年使命所在。”
職途明燈:在實踐中錨定人生航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沉浸式崗位體驗,隊員們對職業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原來公務員不只是朝九晚五的穩定,更需要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在發改局實習的于梓琦如此感慨。參與文物普查的孟睿洋則發現考古工作既需要坐得冷板凳的定力,也要有走遍千山萬水的毅力。這些真切的職業體悟,正在重塑隊員們的就業觀念和人生規劃。
“青鳥知行,職途探航”實踐隊隊員們的故事仍在續寫,他們的青春之花正在基層服務與文化傳承的實踐中絢麗綻放,而這耀眼的光芒,必將照亮更多青年學子投身實踐、服務社會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