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時代主題,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陜西理工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團委組建的“鄉村青春行,助力振興夢”團隊于8月8日前往寶雞市眉縣扶眉戰役紀念館。此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追尋歷史的紅色記憶,探尋紅色文化的精神,弘揚紅色文化,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扶眉戰役紀念館是為紀念在全國解放戰爭中,西北戰場上最大的一次戰役一一扶眉戰役而壯烈犧牲的3000多名解放軍指戰員修建的一處烈士陵園。
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紀念碑,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追溯歷史緬懷先烈在扶眉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佇立、向革命先烈敬禮鞠躬,充分表達了大家對革命先烈的崇高的敬意。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民族的驕傲。我們紀念革命先烈,就是要永遠不忘他們為黨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勛,永遠不忘他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民族精神,永遠不忘他們的遺志和追求,我們面前這座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將永遠銘記著我們乃至世世代代對革命先烈的思念和緬懷。
圖為扶眉戰役紀念碑圖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孝艷 供圖
追隨歷史,尋覓紅色文化
隊員們進入博物館后,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進行參觀,實踐隊員依次參觀了黨史國史展廳、歷史文化廳。在扶眉戰役紀念館,看著展廳里懸掛的一幅幅犧牲將士的照片、當時報紙上報道的英雄事跡,還有那一面面刻滿姓名和榮譽稱號的墻面,人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圖為實踐隊員跟隨講解員,聆聽關于一支鋼筆的故事場景。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孝艷 供圖
一幅幅畫,一件件實物都是一個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趙存仁,兩次負傷不下火線,因流血過多英勇犧牲;高增岳,三次中彈,沖鋒不止,壯烈犧牲”等。
一抔熱土一抔魂。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用追求信仰、不怕犧牲、英勇作戰、奮斗不息的精神為我們塑造了一座座照亮前進道路的燈塔。
思考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略思想,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實施“鉗馬打胡、先胡后馬”的作戰方針,西北戰場最大戰役,發生在——扶眉,英雄輪番登場。一些決定歷史的關鍵時刻,一些烈士的溫暖時光,都刻在了寶雞。這個八月,讓我們深入扶眉戰役紀念館,開啟紅色記憶,重溫那熱血和溫情的歷史瞬間。“在這場關系到西北戰爭進程的大決戰中,革命先輩懷著崇高的理想和成功的信念,發揚不怕疲勞、無私奉獻、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和互相關愛、顧全大局的團結協作精神,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最終取得了勝利。”
圖為講解員講解紅色基因的場景。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孝艷 供圖
通過參觀這次扶眉戰役紀念館的歷程,讓我們心靈深深地震撼,革命烈士英勇無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深感敬佩。對精神的傳承,不僅要內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從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將其化作實際行動,用其指引我們在新時代的潮流中乘風破浪。只有如此,才能讓英雄們得以長眠。(通訊員 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