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良家風,建設文明家庭
歷代家訓傳佳話,每朝家風鑄美談。安徽財經大學‘修身齊家隊’寒假社會實踐隊伍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深入基層群眾,于2023年1月10~31日來到安徽省合肥市泥河鎮竹元村,旨在實踐中探索優良家風對于文明家庭建設的意義。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風建設,注重以家風傳承育人興家。古往今來,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里,是支撐中華民族薪火相傳、建設文明家庭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勤能補拙,老兵奔小康。
隊伍首先來到退伍老兵郭志平的家中,可以看到這位曾經的軍人家中非常整潔,通過一番交談得知,老兵年輕時在鄉里出了名的愚鈍,但他的父親總是說‘勤能補拙’,并且做事也是很細心。耳濡目染下,郭大爺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從軍光榮的理想使他來到部隊里。勤奮的性格很快使他適應了軍旅生活,結識了終生難忘的戰友們。退伍歸鄉后,郭大爺積極學習,考取了駕照,并成為一名駕校教練。據他本人所述‘剛開始是一上車就暈,沒辦法呀,咬著牙練,是部隊上戰友幫的忙,一開始幾天練一次,老是把車撞壞,教練也有些不樂意教,我就沒事的時候模擬,沒辦法,手笨就要多練,后來練的時間長了,慢慢就會了,勤能補拙唄!’可以看出,郭大爺非常自豪擁有這種美德。
郭大爺通過自己勤奮的雙手支撐自己的家庭邁上了小康道路。在他的教導下,兩個兒子也十分勤奮,大兒子考上了外省的重點大學,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小兒子在上高中,但是十分勤快,主動分擔農活和家務,在與實踐隊員的交談中,小兒子表現略顯靦腆,性格謙遜。兩個兒子將‘勤能補拙’的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走出各自的多彩人生。毫無疑問,‘勤能補拙’的美德家風已于無形之中影響了郭大爺的一家,助力他們的家庭教育。
二、立身信為本。
誠實守信,勤儉做人,家風讓家庭和睦快樂,讓我們幸福安康。老子說“輕諾必寡信”,韓非子說“小信成則大信立”。“從齊齊懂事開始,我和她爸爸就告訴她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給她講諸如《狼來了》《曾子殺豬》《烽火戲諸侯》等故事,讓孩子明白,誠信是立身之本,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做人必須恪守誠信,諾不輕許,才不容易負人。生活中,對于孩子的請求,我都會慎重考慮,謹慎應允。答應孩子的事,一定努力做到,不能讓孩子失望,不能失信于孩子。這是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是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長此以往,齊齊也能夠慎重許諾,不失信于人。”齊齊爸爸媽媽在實踐中將誠實守信教給孩子,在家庭教育上,他們是成功的,也為現代家庭如何以家風建設文明家庭樹立了一個典范。
三、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們的家風之一。”齊齊爸爸說,“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時光是在醫院度過的,期間我們經常帶著他去醫院看望老人。”醫院里老人身邊經常是兒孫成群,五歲的孩子就會問為什么每天都有這么多人來醫院照顧祖母,大家還都做這么多好吃的拿給她,大家都盡心盡力的照顧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我告訴他孝敬老人是我們所有人應該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才有我們今天這個大家庭。”講到這里,大家的心情沉重起來,同時也真正認識了“百善孝為先。”
實踐結束,我們都感觸頗深。忠厚傳家久,家風繼世長。雖然每個人的成功途徑不盡相同,但每個人的成功起點,幾乎都與良好家風密不可分。從良好家風中汲取精神力量,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不會迷失方向。父慈子孝、夫善妻賢、長幼相親、鄰里和睦,良好的家風給家庭和鄰里帶來無盡的幸福和溫暖,一代代的傳承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家庭。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要爭當好家風好家訓堅定的踐行者,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影響家庭成員,助力建設文明家庭!
家風是寄托傳統、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樸實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讓我們攜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脈精神激濁揚清,傳承好家風,聚集正能量,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歷代家訓傳佳話,每朝家風鑄美談。安徽財經大學‘修身齊家隊’寒假社會實踐隊伍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深入基層群眾,于2023年1月10~31日來到安徽省合肥市泥河鎮竹元村,旨在實踐中探索優良家風對于文明家庭建設的意義。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風建設,注重以家風傳承育人興家。古往今來,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里,是支撐中華民族薪火相傳、建設文明家庭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勤能補拙,老兵奔小康。
隊伍首先來到退伍老兵郭志平的家中,可以看到這位曾經的軍人家中非常整潔,通過一番交談得知,老兵年輕時在鄉里出了名的愚鈍,但他的父親總是說‘勤能補拙’,并且做事也是很細心。耳濡目染下,郭大爺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從軍光榮的理想使他來到部隊里。勤奮的性格很快使他適應了軍旅生活,結識了終生難忘的戰友們。退伍歸鄉后,郭大爺積極學習,考取了駕照,并成為一名駕校教練。據他本人所述‘剛開始是一上車就暈,沒辦法呀,咬著牙練,是部隊上戰友幫的忙,一開始幾天練一次,老是把車撞壞,教練也有些不樂意教,我就沒事的時候模擬,沒辦法,手笨就要多練,后來練的時間長了,慢慢就會了,勤能補拙唄!’可以看出,郭大爺非常自豪擁有這種美德。
郭大爺通過自己勤奮的雙手支撐自己的家庭邁上了小康道路。在他的教導下,兩個兒子也十分勤奮,大兒子考上了外省的重點大學,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小兒子在上高中,但是十分勤快,主動分擔農活和家務,在與實踐隊員的交談中,小兒子表現略顯靦腆,性格謙遜。兩個兒子將‘勤能補拙’的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走出各自的多彩人生。毫無疑問,‘勤能補拙’的美德家風已于無形之中影響了郭大爺的一家,助力他們的家庭教育。
二、立身信為本。
誠實守信,勤儉做人,家風讓家庭和睦快樂,讓我們幸福安康。老子說“輕諾必寡信”,韓非子說“小信成則大信立”。“從齊齊懂事開始,我和她爸爸就告訴她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給她講諸如《狼來了》《曾子殺豬》《烽火戲諸侯》等故事,讓孩子明白,誠信是立身之本,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做人必須恪守誠信,諾不輕許,才不容易負人。生活中,對于孩子的請求,我都會慎重考慮,謹慎應允。答應孩子的事,一定努力做到,不能讓孩子失望,不能失信于孩子。這是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是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長此以往,齊齊也能夠慎重許諾,不失信于人。”齊齊爸爸媽媽在實踐中將誠實守信教給孩子,在家庭教育上,他們是成功的,也為現代家庭如何以家風建設文明家庭樹立了一個典范。
三、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也是我們的家風之一。”齊齊爸爸說,“孩子的祖母生命的最后時光是在醫院度過的,期間我們經常帶著他去醫院看望老人。”醫院里老人身邊經常是兒孫成群,五歲的孩子就會問為什么每天都有這么多人來醫院照顧祖母,大家還都做這么多好吃的拿給她,大家都盡心盡力的照顧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我告訴他孝敬老人是我們所有人應該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才有我們今天這個大家庭。”講到這里,大家的心情沉重起來,同時也真正認識了“百善孝為先。”
實踐結束,我們都感觸頗深。忠厚傳家久,家風繼世長。雖然每個人的成功途徑不盡相同,但每個人的成功起點,幾乎都與良好家風密不可分。從良好家風中汲取精神力量,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不會迷失方向。父慈子孝、夫善妻賢、長幼相親、鄰里和睦,良好的家風給家庭和鄰里帶來無盡的幸福和溫暖,一代代的傳承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家庭。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要爭當好家風好家訓堅定的踐行者,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影響家庭成員,助力建設文明家庭!
家風是寄托傳統、盛放親情的陳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樸實沉淀、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讓我們攜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脈精神激濁揚清,傳承好家風,聚集正能量,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 傳承優良家風,建設文明家庭
- 歷代家訓傳佳話,每朝家風鑄美談。安徽財經大學‘修身齊家隊’寒假社會實踐隊伍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深入基層群眾,于2023年1月10~31日
- 02-21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