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天下安。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為了解大學生在維護糧食安全方面的思想狀況與行動現狀,進一步研究大學生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角色定位與實踐機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天地糧心”團隊成員以大學生在維護糧食安全中的作用研究為主題,3月—5月赴武漢市多所高校進行走訪調查。
“天地糧心”團隊從大學生對糧食安全的認知情況、大學生的角色定位、大學生的行動狀況和學校教育四方面進行問卷收集和訪談。調研對象涵蓋本科生和研究生、涉農專業和非涉農專業等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1900余名同學及老師,形成十余份訪談記錄。在問卷調研和隨機采訪中,多數受訪的大學生表示糧食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一方面由于自身專業與糧食安全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也是生產實踐需要和國家戰略戰策的謀劃布局。
中南民族大學田同學表示,自己對國家相關糧食政策、戰略等知識,糧食價格、耕地紅線等常識知識有所了解,日常生活中也一直關注與糧食安全相關的社會事件。在談及國家糧食安全形勢時,華中農業大學的一位同學則擔憂地表示道:“雖然目前我國糧食總體上保持著穩定的局面,但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個別地區的糧食缺口、糧食質量安全問題等。這些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來解決……”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國家糧食安全的維護,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級專門專業人才,大學生代表是具有開拓性的建設與創造的主力軍,維護糧食安全責無旁貸。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群體越來越關注糧食安全,對糧食安全有更深刻的了解。
用青春行動筑牢糧食節約底線。調查顯示,很多同學對關于維護糧食安全的各種形式的活動有著很高的參與積極性,越來越多的同學參與到維護糧食安全的實踐中去。武昌首義學院學生會為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生活習慣,舉辦了光盤打卡活動,兩百余名同學積極參與活動之中。很多參與的同學表示此次活動受益匪淺,在日常生活中要繼續守護“糧”心,珍惜每一粒米。華中農業大學李曉云老師表示,“我們農業經濟研究的問題都是從現實中來的,不是坐著想出來的問題。”老師們會帶領相關專業的學生前往農村等地進行生產實習,平時學習中也會經常開展調研、實踐活動,越來越多的學生會主動參與到糧食安全的實踐活動中來,比如參加各種比賽、調研、志愿活動等。在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通過與老師們和同學們的交流,對中國糧食安全的現狀和糧食安全的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團隊成員李彤談到:“此次調研活動,對我們深植家國情懷,“與國家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的信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們在不斷擴大知識半徑,既讀書本知識這部“有字之書”,也在實踐中讀了“無字之書”,默默地從社會實踐中增長經驗和社會知識,力求在學習與實踐的雙向循環中積累理論和實踐智慧。維護糧食安全,就要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在維護糧食安全道路上不斷前行探索,貢獻青年力量!”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在向國際糧食減損大會致賀信中指出,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同時,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羨子少年正得路,有如初日扶桑生。作為大學生,更應樹立正確的糧食安全觀,通過高校學生的影響力,在全社會形成輻射影響,力爭帶動全社會形成保護糧食、杜絕糧食浪費的良好社會風氣。
筑牢安全防線,端穩手中飯碗,放眼廣袤田疇,新的豐收正在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