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德州7月19日電(通訊員魏曉鈺)鄉村振興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旨在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改善,通過加強農村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鄉村旅游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活力,成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升級、實現鄉村生態宜居的重要力量。2024年7月15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筑夢鄉村熠青春社會實踐隊來到臨沭縣朱村、醋莊和壽光市三元朱村,深入了解各地探索鄉村旅游發展的新模式。
臨沭縣朱村:紅色旅游引領創新發展
臨沂市臨沭縣朱村擁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留下了鋼八連抗擊日寇、沂蒙人民踴躍支前等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實踐隊員來到朱村抗日戰斗紀念館,這座紀念館承載著歷史的記憶,通過豐富的展品和詳實的史料,再現了當年那段波瀾壯闊的抗戰歲月。不僅為實踐隊員展示了朱村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更凸顯了當地在紅色旅游建設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近年來,臨沭縣深入實施朱村旅游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紅色朱村旅游區,打造“紅色文化+鄉村旅游”新業態,全面激發了傳統紅色旅游景區的新活力。在這里,“紅色文化”與諸多時尚業態融合發展,使得紅色旅游擁有了更多體驗性和參與性,實現了單一紅色旅游向鄉村旅游、產業旅游延伸融合升級,依托朱村沂沭河交匯的生態地理優勢,項目還打破了景區紅色博物館、紀念館的單一游覽形式,獨特的沿河休閑觀光帶和完善的臨水游覽設施成為旅游的絕佳場地。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朱村工作人員。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曉鈺 攝
壽光市三元朱村:科技農業點亮振興之路
壽光市三元朱村是全國聞名的蔬菜種植基地,以其先進的農業科技和高效的種植模式而著稱。在這里,實踐隊員參觀了智能化的蔬菜大棚,看到了無土栽培、滴灌技術等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據介紹,這里的蔬菜大棚采用了立體種植、物聯網監控等一系列前沿科技,不僅大大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還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從種子的選育到病蟲害的防治,從農產品的質量檢測到市場銷售渠道,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科技的力量和創新的思維。
三元朱村立足農業優勢,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全面布局和發展鄉村旅游,先后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十大特色經濟村”“中國幸福村”等榮譽稱號。三元朱村利用其在農業領域的優勢,發展農業觀光旅游,游客可以參觀蔬菜大棚,了解蔬菜種植的過程,還可以品嘗到新鮮、綠色的蔬菜。這種將農業與旅游完美結合的發展模式,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不僅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還促進了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圖為實踐員參觀壽光蔬菜大棚。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曉鈺 攝
臨沭縣醋莊:特色產業打造魅力鄉村
臨沭縣梅家埠街道醋莊始終堅持特色,走鄉村振興的產業路。實踐隊員走進醋莊葡萄園,與果農們交流,了解葡萄種植的技術和經驗。果農們說鄉村旅游的發展讓他們的葡萄不愁銷路,收入也大幅提高,葡萄酒廠的建設也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僅增加了稅收,還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街道以“醋莊葡萄”為依托,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成立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定期組織葡萄種植大戶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提高農戶種植技術的同時提升葡萄產量和品質。依托當地優勢資源振興鄉村產業,促進產業融合,推進葡萄產業與鄉村旅游融合,提升了文化內涵和服務品質,當地舉辦醋莊葡萄文化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積極培育“葡萄+”發展新模式,發布田園新城文旅路線,涵蓋休閑采摘、文化體驗、欣賞田園風光等多種元素,為游客提供探索梅家埠文化和自然之美的精品路線,推進多產業深度融合。
圖為醋莊葡萄小鎮。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曉鈺 攝
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不僅促進了鄉村產業的融合,還提升了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同時激發了農民的創新創業熱情,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投身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中,開辦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手工藝品制作工作室等,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鄉村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讓廣大農村煥發出新的生機。
圖為實踐隊伍合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魏曉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