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學以來,我們受疫情影響一直處于封閉管理的狀態,與往常不同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大家的生活。為了探究這種狀態對同學們與學校職工的影響,解決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不便,“創心聚實事,創E解難題”實踐隊集思廣益設計提案,為解決各種問題建言獻策。
實踐團立足封校之后的大學生活,致力于發現每一個問題并想出解決之策,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詮釋每一個大工人的責任與堅守、擔當與奉獻。
實踐前期,團隊首先開展了“E起建言”活動,線上線下發放問卷收集同學們在校內發現的問題與相關建議,根據結果撰寫提案向學校遞交,為更好的大工建言獻策。為推廣活動,團隊成員采用設計海報,建立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宣講會等多種方式對活動進行宣傳,以獲取更多的反饋。
經過詳細分析,實踐隊總結出了三大共性問題模塊:核酸檢測、飲食與交通出行,以及40余條具體特例性問題,針對共性問題與較為典型的特例性問題,我們各設計了一份問卷進行調研。團隊成員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結合實際制訂了詳細提案。
隨后,團隊成員先后實地走訪街道、食堂、大學生超市、臨時快遞點、圖書館自習室、教學樓工作人員、海山樓等地,采訪掃雪工人、食堂后勤人員、超市收銀人員、快遞工作人員、警衛人員、備戰考研的同學、輔導員老師、授課教師等共計20余人次。
科創一直是電信學部的一大特色,而將科創成果用于實踐,更是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結合,展現了電信人的風采。實踐團隊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了自動批改作業程序、口罩識別程序、VR建筑實景等作品,將科創成果落到實處,解決大家遇到的困難。
本學期由于疫情影響,前期以線上課的形式進行,后期線下課課程安排緊張,課程任務重。這不僅對于學生,對于老師也是一大考考驗。老師需要花很多實踐安排準備課程、答疑解惑、批改作業,工作十分辛苦。因此,我們計劃運用所學知識,設計一款能夠將作業圖片轉化為文字,并且能夠自動批改作業并評分的程序,方便老師處理作業,減少教師的工作量。
疫情期間,佩戴口罩可以阻斷新冠病毒等呼吸道飛沫病毒的傳播,是防疫的有效手段。在人流量大的地點如教學樓門口、食堂門口,監督同學是否佩戴口罩較為困難,需要較多的人力安排,我們計劃設計一種自動識別行人是否佩戴口罩并給出提示的系統,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
目前存在的校園地圖均為平面圖,對于各個建筑的內部結構并沒有相關圖示,不少大一同學在進入教學樓難以找到對應的房間,如綜一353,海山樓內房間等。實踐團通過實際考察繪制各建筑的內部結構圖,并利用VR全景技術制作“云建筑”,令同學們可以隨時隨地模擬進入建筑內部,熟悉建筑的結構,以便實際進入時能夠快速找到對應的房間。
一路走來,一路見證,一路探索,一路思考。作為大工學子,我們只為以團隊每一個人的身體力行、創心創意,為疫情中的大工與大工人做些實事,解決大家在方方面面遇到的困難。
祝愿疫情能夠早日結束,未來的大工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