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大學生中,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在風華正茂的年紀,選擇攜筆從戎,穿上軍裝,奮戰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2023年4月10日,中國礦業大學“回望烽火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實踐團有幸在cs基地采訪到了退伍歸來的大學生士兵,正值他們帶領學生開展訓練活動結束;我們有幸走近他們,近距離感受他們的愛國情愫,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學長娓娓道來他們豐富精彩的軍旅生活。節假日會組織拔河、燒烤、歌詠比賽等活動;紀念日會舉行紀念儀式,追思革命先烈,賡續英雄血脈。夏皮開提·肖開提,現為安全與工程學院2022級4班本科生,2021年3月—2023年3月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任軍械員、副班長等職務,在新兵營獲“十星”稱號,在工作訓練中因表現優異、成績突出獲“四有”優秀士兵一次,記嘉獎一次。學長說道,軍營這所大熔爐,教會他擔當和奉獻,更讓他擁有純粹的追求,不計得失,不畏付出。當談及紅色軍功章時,學長言道,軍功章對軍人而言,就是佩戴在胸前的“第二生命”,是胸前閃閃發光的榮譽,見證了國家對軍人建立功勛的褒獎,是人民對軍人犧牲奉獻的肯定。
我們調研成員紛紛表示,戰爭年代,無數軍人用血肉之軀書寫了精忠報國的壯美篇章;和平年代,他們也用青春和熱血演繹著忠誠與奉獻。軍功章背后是當代軍人面臨嚴峻考驗時的不畏困難,甚至不惜犧牲寶貴生命的頑強拼搏。革命烈士郁達夫曾說過“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我們更加感到,回顧歷史,向不怕犧牲的先賢先烈致敬,宣傳紅色軍功章的事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