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機械奇點星瑞廣陵團隊踏入德壹新能源公司園區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不是傳統工廠的機油味與嘈雜,而是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感與秩序感。巨大的太陽能板陣列在陽光下閃爍著藍色的光芒,仿佛一片未來主義的麥田;車間里自動化機械臂優雅地舞動,精準地組裝著鋰電池組件。這次參觀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企業走訪,更是一場關于新能源產業的認知重構,讓參與者得以近距離觀察中國綠色能源產業的技術肌理與發展脈絡。
(圖為7月1日,實踐隊伍在德壹新能源參觀學習。江瑋晨 供圖)
德壹新能源展示的核心技術令人印象深刻。在電池研發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新一代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與循環壽命。據介紹,該公司研發的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已達到300Wh/kg以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生產線上,從電極制備到電芯組裝的28道工序中,自動化設備完成率達到95%,每15秒就有一個電池單元下線。這些數據背后,是無數個技術攻關的日夜,是材料科學、電化學、機械工程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參觀者可以清晰感受到,新能源產業早已脫離簡單組裝加工的初級階段,而是建立在深厚科研積累基礎上的高技術含量產業。
(圖為7月1日,在德壹新能源聽相關人員講解公司。江瑋晨 供圖)
站在德壹新能源的屋頂觀景平臺,遠處是整齊排列的光伏發電矩陣,近處是忙碌而有序的智能化車間。這次參觀猶如打開了一扇觀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窗口,讓人看到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式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意義不僅在于環保價值,更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賽道。當年輕學子們親眼目睹自主創新的電池技術、智能化的生產流程、國際化的人才團隊,一種關于中國制造的嶄新想象便被悄然激活——這里沒有煙囪林立的傳統工廠,有的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全球市場為舞臺的現代工業圖景。
離開展覽中心時,夕陽為整個園區鍍上一層金色光芒。那些靜默的太陽能板仍在持續收集能量,恰如這家企業不斷積蓄著改變未來能源格局的力量。這次企業實踐不僅拓展了專業視野,更重要的是重塑了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認知框架——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概念,而是正在發生的產業革命,是年輕一代可以投身其中的時代浪潮。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家戰略背景下,這樣的實地探訪讓書本知識變得鮮活可觸,也讓職業規劃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與清晰。
(通訊員:江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