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推廣普通話的號召,助力鄉村文化振興,7月,唐山學院“邯”情脈脈實踐團隊在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開展了以“傳播普通話,青春筑夢行”為主題的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發揮大學生的專業優勢,提高鄉村地區普通話普及程度,以語言之力為鄉村發展添磚加瓦。
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實踐團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普通話教學活動。
滏四社區:親子共學,感受普通話與邯鄲文化魅力
實踐團隊深入滏四社區,這里居民日常交流多使用方言,在對外溝通、信息獲取等方面存在一定阻礙。隊員們首先與當地居委會合作,開展“走進社區-推廣普通話與邯鄲文化”活動,與社區家長小朋友們一同開展活動,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互動環節,讓家長和孩子們在輕松有趣的體驗中感受普通話與邯鄲文化的魅力。在“普通話小課堂”上,實踐團隊通過兒歌、繞口令等形式,引導孩子們發音標準、表達流暢,還有成語接龍等游戲,在游戲中了解普通話與邯鄲文化的魅力,家長們也不時參與其中,與孩子一同學習,親子互動間拉近了與規范用語的距離。


團隊成員在社區開展普通話與邯鄲文化宣講活動。段九真攝

團隊成語與社區負責人合影留戀。戶紫博攝
童趣課堂:趣玩中傳普通話品邯鄲文化
在推普課堂上,隊員們教孩子們朗誦詩歌、講故事、做游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他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以“青春筑夢”為主題開展推普活動,組織同學們共同朗讀《少年中國說》等經典篇目,將語言學習與文化熏陶相結合,幫助學生提升普通話表達能力;活動結束后,孩子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次將經典誦讀與普通話推廣相結合非常有意義,不僅激發了孩子對語言文字的興趣,也讓普通話在互動中得到更好的傳播與實踐。”通過《少年中國說》的精神內涵,讓大家用普通話講好中國故事。

團隊成員深入課堂,帶領學生朗讀“少年中國說”。徐菲菲攝
不眠書町:妙語連珠,大學生共傳經典與普通話
隊員們同共青團邯山區委開展“妙語連珠傳承經典”活動,大學生們相聚在氤氳著書香氣息的“不眠書町”,紛紛表示“普通話是傳承經典的‘通用語’,只有說得標準、講得清晰,才能讓更多人聽懂經典里的故事,感受其中的力量。”活動中還設置了“詞語接龍”“普通話繞口令挑戰賽”等互動環節,學子們踴躍參與,在輕松的比拼中鞏固普通話發音,切磋語言技巧,書廳內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與掌聲。同時還有團隊成員精心準備的家鄉話與普通話對應轉換,活動現場,組織者精心準備了百余條邯鄲方言詞匯和短句,涵蓋日常用語、民俗特色、地名典故等多個方面。熟悉的方言從話筒里傳出時,大學生們饒有興致地猜測含義,現場不時響起“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聲。

團隊成員與大學生們開展“妙語連珠傳承經典”活動。戶紫博攝
邯鄲博物館:講解演繹,以雅言傳播邯鄲歷史文化
團隊走進邯鄲博物館,開展“講邯鄲故事,傳雅言文化”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普通話推廣與歷史文化傳播。活動期間,團隊成員化身“普通話講解員”,運用標準普通話為參觀群眾詳細介紹邯鄲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內涵。同時,通過講解館藏文物、演繹歷史故事等形式,吸引不同年齡段觀眾參與其中,并在輕松氛圍中引導大家使用普通話交流。此外,團隊還向觀眾講解普通話常用詞匯,針對部分方言使用者提供發音糾正小技巧,助力消除語言溝通障礙。據統計,此次活動累計服務觀眾100余人次。同時,團隊在實踐中探索出“文化+語言”的推廣新模式,將普通話推廣與歷史文化傳播相結合。

團隊成員走進邯鄲博物館用標準的普通話講解邯鄲歷史。趙子源攝
此次暑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圍繞“推廣規范語言、傳承文化精髓”目標,通過進課堂、入社區、聯校園等多種形式,開展了系列實踐活動。近日,一支團隊開展暑期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以“推廣規范語言、傳承文化精髓”為目標,通過進課堂、入社區、聯校園等多種形式,組織了系列實踐活動。實踐過程中,團隊深化了對推廣普通話意義的理解,為后續持續開展語言推廣工作積累了經驗。本次活動的服務對象表示,活動不僅有助于提升鄉村地區普通話水平,也讓參與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得到增強。參與活動的隊員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鄉村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團隊成員在邯鄲博物館門口合影。張校婷供圖
通訊員:戶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