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承辦的第四屆“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冠軍賽暨頒獎典禮在中關村展示中心頤和廳隆重舉行。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6支大學生創業團隊同臺競技,最終北京林業大學“靈心巧手”團隊憑借“全球斷層領先的具身智能專用42自由度柔性靈巧手技術及應用”項目勇奪本屆賽事冠軍。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副書記李軍鋒,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副司長吳愛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張耀天,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兵,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段艷紅,海淀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崔瑛,中關村發展集團總經理楊仁全,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騰訊集團副總裁馬斌,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顏冰,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汪旭升,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副行長姚瑤等出席活動。北京地區各高校創新創業部門負責人、大學生創業者代表、合作單位代表等200余人現場觀摩。
本屆大賽以“京彩青春創響未來”為主題,聚焦“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緊扣“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命題,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生動實踐。自3月份啟動以來,賽事得到廣大創業青年的積極響應與熱情參與,共吸引8468支創業團隊報名參賽,創歷屆新高。
四載深耕,厚積薄發,“京彩大創”已從一項賽事成長為首都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標志性品牌。本屆大賽各項賽道精準對接國家戰略與產業需求,其中人工智能賽道作為全新設立賽道,吸引眾多高水平團隊角逐,展現了青年學子在關鍵技術領域的前瞻布局與突破能力。同時,大賽首次增設產業應用賽事,與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華為公司等單位合作推出“智匯AI京彩全球”“鯤鵬創新大賽”“昇騰AI創新大賽”等專項賽事,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實現項目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為科技成果轉化按下“加速鍵”。
總決賽舞臺上,6支精英團隊帶來涵蓋機器人靈巧手、SpinPU磁計算芯片、低軌星座系統、磁控4D打印、腫瘤治療雙引擎技術、血管再生藥物等領域的“硬科技”項目,技術突破性強、應用場景明確,展現出大學生從“創意萌發”到“工程實現”的能力躍遷。
現場同步舉辦優秀項目成果展,通過實物展示、動態演示、互動體驗等形式,直觀呈現技術價值與社會意義,吸引投資機構、企業代表駐足交流。
頒獎典禮期間,“京彩大創投資聯盟”正式成立,標志“賽—孵—投—轉—融”全鏈條支持體系全面建成,未來將有更多的社會力量為優質項目提供資本賦能與產業對接通道,助力青年創業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京彩大創”已發展為集競賽、展示、孵化、投資、育人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創業生態平臺。本屆大賽在組織形式與內容設計上實現多項創新:北京建筑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林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高校積極承擔分賽道決賽組織工作,提升賽事專業化水平;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電信北京分公司、抖音集團、騰訊集團等單位鼎力支持,構建起多元協同的支持網絡;頒獎典禮開場舞《新青年・創動力》、主題曲《京彩青春創響未來》合唱等環節,融合藝術表達與青春力量,增強儀式感與傳播力;現場還舉行了第五屆分賽道承辦單位授旗儀式,實現賽事品牌的傳承與升級。
李軍鋒在致辭中強調,創新是第一動力,青年是希望所在,號召廣大大學生創業者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勇擔時代使命,在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高質量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他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鏈條,依托“京彩大創”平臺,推動高校創新資源與市場需求“雙向奔赴”,讓更多大學生的“金點子”轉化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引擎”。北京將持續構建全周期創新支持生態,激發青年創新主力軍活力,讓“京彩大創”成為青年夢想啟航的舞臺、創新成果涌現的沃土,為加快構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總決賽冠軍賽暨頒獎典禮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第四屆“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圓滿收官。作為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領域的品牌賽事,未來,“京彩大創”將持續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實踐,進一步強化賽事引領、平臺支撐與生態賦能。以賽事為驅動,以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體系為保障,讓更多懷揣夢想的青年在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廣闊舞臺上綻放光彩。在政府、高校、企業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將持續優化,引領更多的青春力量匯聚成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磅礴動能,書寫新時代“京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