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尋訪最美鄉村教師調查研究報告
關于尋訪最美鄉村教師調查研究報告
郭宇飛(美術學院2102班)
摘要
在這個暑假我提前聯系并拜訪當地優秀高中教師,學習他們的教學方式,了解管理學生和班級的方法以及感受優秀教師的師德素養,并以訪談的形式做好記錄,并對訪談中對于鄉村教師出現的問題,以及老師的看法做成研究報告。
我們提前聯系并拜訪當地優秀高中教師,學習他們的教學方式,了解管理學生和班級的方法以及感受優秀教師的師德素養,并以訪談的形式做好記錄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研究和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及其規律對師范生成長具有很大意義,為了更好的利用寒假時間,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和師德素質,我尋訪了母校幾位教學一線的名師。通過對幾位教師進行訪談,我確實是獲益匪淺。這次經歷讓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區學校規模逐步擴大,大量優質年青的教師調入城區學校,農村中小學布局也有較大幅度的調整,集鎮學校規模擴大,師資力量逐步向集鎮集中:編制收緊,新招錄教師很少,造成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在年齡結構、學科配套,綜合素質等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更深的了解,也從中學習到了位老師們的寶貴經驗。
關鍵詞
鄉村教師 鄉村問題 教育問題
前言
就當今社會而言,中國教育問題是深受國家領導及各界人士的關注,它不僅關系著學生們的前途與未來,更關系著國家的發展與復興。但是,中國的教育還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特別是在農村。為了做進一步了解,現就農村教育問題做了相關調查。
調查目的與意義
當前,我國已全面實現兔費義務教育,保障了農村孩子同等享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為實現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平衡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突破。但農村教師年齡偏大,知識結構不合理,教育手段落伍,綜合素質偏低,學科不配套現象危機,加之例外程度地存在身心康健問題等,又成為農村孩子“上好學享受優質教直和學校提高質量的瓶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鄉教有的平衡發展,出現新的教育不平衡。如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致,能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農村教師隊伍,應該引起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注意。
調查背景
鄉村教師是指在鄉村學校工作的教師,出現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為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各級政府采取措施,大量招收鄉村教師。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要求:(一)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二)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三)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四)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五)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六)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七)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八)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58.3%。2019年1月13日,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師資隊伍向好發展 。
"十三五"時期,中國鄉村教師35歲以下教師占43.4%,本科以上學歷占51.6%,中級以上職稱占44.7%。2015-2019年,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培訓鄉村教師校長950萬余人次。近5年來,中央財政安排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獎補資金207.74億元,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近130萬名教師。
在如此龐大的規模下,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為了了解這些問題,并希望得以重視,也為了我們師范生的經驗的積累,我們開展了這次的訪談,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制成研究報告。
調查的過程及方法
調查時間:2022年7月13日
調查地點:中南路中建廣場c座大公館四層
調查對象:劉老師
訪談問題:
我:劉老師,在與咱們學校同等的學校里做教師最基本的任職條件是什么啊
劉老師:在與咱們學校同等的學校里做教師最基本的任職條件就是高中畢業后直接升入全口制普通高校的本科及以上學歷及相關專業木科生優先
我:需要一些什么證書?哪些證書是比較有利于畢業生順利成為教師的?
劉老師:一般來說有兩個證書就足夠:一個是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這也是在高中做教師的基本資格認證:另一個就是英語水平的認證,要有專業四級或者公共六級的考試證
劉老師簡單點來說就是要做到傳按學生知識、吸引學生眼球、指引。學生方向、培養學生能力、監督學生落實,提高學生素質份
我:高中老師一般還有哪些職責呢?
劉老師:作為高中教師,十要負責高三年級的教學,要做到及時批改作業,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改革教法,安排班內同學聽講座、觀看教學錄像,組織課外興趣小組等活動協助英語校報出版英語專刊,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還要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多與同學們一起聊天,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解決他們的心理難題,執行教學衛生工作要求。
我:老師覺得工作壓力大不大呢?
劉老師工作緊張忙綠,壓力程度極強,教師之間競爭激烈,要保證高升學率工作強度大,而且教學設備和方法不斷進步,身心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其實壓力還是蠻大的。
我;劉老師,請問如何處理師生關系?
劉老師:面對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學生,如何贏得他們的信任與尊重,如何對他們實施德育教育呢?我在從教的過程中有以下感觸,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從“打招呼”得到體現。師生相遇,當學生主動地說聲“老師好”時,我們老師是否也對學生說:“同學你好!”現實卻是:大多數老師都是心不在焉的哼一聲或者勉強點一下頭,面無表情,“理所當然”地接受,無動于衷大步前進。面對老師的表現,使那些學生很尷尬。而對那些見到老師不打招呼,或者擦肩而過,視而不見的學生,我們老師卻往往以不講文明禮貌而對之。難道學生向老師主動打招呼就是應該的嗎?教育,就是依靠這一點一滴的影響,來構筑師生們的身心體會。如果我們經常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主動與學生打招呼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定會建立良好的而生關系。
我:請問老師對鄉村老師的看法。
劉老師: 我覺得鄉村教師是在鄉村振興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鄉村教育非常重要,我覺得我們國家在鄉村教育上應該大力發展。
我:請問老師堅持這個教育崗位的原因
劉老師:我覺得教育是我們國家首要的發展戰略也是培養我們國家一個個人才的重要的途徑,國家能夠振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教育,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著的話,希望能為國家出一份力。
我:作為一個師范生,想請老師給我們師范生一些建議和寄語。
劉老師:既然我們都作為一個老師的話,希望你們這些即將畢業的老師,能夠秉承自己的初心,我自己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話,是希望以后能夠為我們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 人才,也希望你們這些即將畢業或者在讀的師范生,早日成材,為國家建設出一份力吧。
現狀及分析
現狀:
鄉村教師是指在鄉村學校工作的教師,出現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為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各級政府采取措施,大量招收鄉村教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要求:(一)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二)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三)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四)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五)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六)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七)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八)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58.3%。2019年1月13日,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師資隊伍向好發展 。"十三五"時期,中國鄉村教師35歲以下教師占43.4%,本科以上學歷占51.6%,中級以上職稱占44.7%。2015-2019年,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實施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培訓鄉村教師校長950萬余人次。近5年來,中央財政安排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獎補資金207.74億元,惠及中西部725個縣8萬多所學校近130萬名教師
一、留守兒童問題的提出
早在1985年中央一號文件為農民工進城打開大門,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涌入城市打工,在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等一些列政策的出臺,使得我國各大城市出現不同層次的民工潮,農民工進城務工或者經商,增加了家庭收入,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再就業問題,推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一定程上縮小了城鄉貧富差距,隨著流入城市的農民工人數不斷增加,出現了人口大量外出的打工村,但是現象的背后是數千萬留守家庭,因此便有留守兒童
二、空巢老人的出現。
截止目前,具不完全統計全國有留守兒童6000萬,留守兒童在長期的留守過程中,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呵護。大多數孩子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在校是學生,在家便是頂梁柱。在家除了照顧年邁的老人,還要承擔所有的家務以及家庭的重擔,在鄉村同樣有著這樣一群人,舍小家顧大家,默默無聞的把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把自己的情與愛奉獻給了鄉村,奉獻給兒童,那就是他們選擇了天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教師。
三、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工作量大
調查中很多的學校領導表示學校的師資力量薄弱,沒有一個優質的教師團隊,這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投入及態度,從而影響了教育的質量。通過問卷調查顯示,一周有20節以上的課的老師占65%,15節以上的只占23%剩下的12%就在10到15節之間。我們還發現。75%以上的老師一般上的是2門課,有些學校教師要代三門以上的科目。在村級小學,有15%的老師還在上復式班。擔任班主任的老師。除了教學工作外。還有更多的班務工作需要處理,另外還要完成每學期教育局布置的相關校本研修和相關的心得體會等等。上課前得寫教案,詳細的備好課,上完課后得批改作業、研究學生、家訪,所有的工作都要做相關的記錄。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在這些具體的事務上,還有中小學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思想的壓力甚至超過了身體的壓力。除作業外,還要對付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還要接受很多形式的學習培訓,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復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是不言而喻的。沉重的心理負擔在教師全天候的工作之外無形中延續著,這是其它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許多教師身心疲憊,好的教師都想著調換環境,造成優質師資的流失,師資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師工作量大,影響了工作熱情,進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四、硬件設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農村學校,教學軟件上的資源相對是平穩的。然而,在硬件設施上,農村學校和城區的學校不可相提并論。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設備,有的學校最多有幾臺電視機,音樂課上沒有鋼琴、風琴…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干吼,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而且,由于師資力量的不足,很多教師代的是非專業的課程,有些科目就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設施落后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五、“留守與學困兒童”現象
由于本鎮特殊的地理環境,外出務工人員很多,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這些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稱作“留守兒童”。農村教育的對象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在我們的調查中,65%的學校反應留守兒童現象嚴重。面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教師有著無以言狀的苦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和方法與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很大的差別,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根本不懂的配合學校和教師去教育孩子。他們不聞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抱怨學校和教師,管理上時常會引起家長和學校教師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鬧。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廣泛的關注
六、教師福利待遇低
據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待遇上覺得可以的只占13%,47%的老師認為基本沒福利待遇,40%的老師覺得根本沒有:在我們的走訪中。90%的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福利問題。調查了解,由于現在的管理政策,學校在教師節和元旦這兩個對于教師很重要的節日都沒有任何慰問和福利了,在調查中75%的老師認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作為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要獲得認可和尊重。在這次的調查中了解到,各校為了搞好雙創和義務教育的很多工作,很多學校負債嚴重,使得學校運轉艱難;而義務教育經費管理機制對于學校負債也沒有可行的解決政策,鄉鎮對教育的投入幾乎沒有,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及維修全靠學校承擔起社會救助、捐資辦學體系在農村基本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又怎么可能給老師發放福利待遇呢?
七、鄉村教師工資待遇低
工作穩定性是吸引特崗教師的最主要原因特崗教師的入崗動機不僅關系到特崗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關系到他們職業發展的方向和速度,也關系到他們服務期滿后的去留選擇。統計分析發現,人們選擇做特崗教師最主要的四個原因依次為找一份穩定工作、為了支援農村教育、鍛煉提高自己、通過這種方式轉為正式教師。其他選擇較多的原因選項是工作地點離家近、先工作在尋找其他機會、家里人的要求、沒有找到其他滿意工作。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多數為1501-2500元調查發現,5.1%的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500-1000元之間,12%的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1001-1500元之間,48.6%的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1501-2000元之間,331%的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2001-2500元之間,0.6%的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2501-3000元之間,0.6%的特崗教師每月工資收入在3001-3500元之間。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特崗教師每月的工資收入在1501-2500元之間。在本科學歷畢業的特崗教師中,工作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上的占42.6%。在專科學歷畢業的特崗教師中,工作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上的占20.7%。對比當地居民收入,特崗教師認為明顯高于、稍微高于、基本持平、稍微低于、明顯低于當地居民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12.7%、35.8%、19.1%、31.2%,超過一半的特崗教師認為自己的收入比當地居民低,此外,工資能否及時發放也深為特崗教師關注。調查顯示,2.3%的特崗教師認為工資完全能及時發放,35%的特崗教師認為工資基本能及時發放,25%的特崗教師認為工資不太能及時發放,14.2%的特崗教師認為工資完全不能及時發放。
八、大部分特崗教師聘任期滿后擬繼續留在本校任教
為了了解特崗教師的未來去向,我們調查了特崗教師在聘任期滿后的打算。調查顯示,71.5%的特崗教師打算繼續留在本校任教,12.2%的特崗教師打算參加公務員或事業編制考試,6.5%的特崗教師打算調到其他學校工作,4.1%的特崗教師打算考研究生,3.3%的特崗教師打算回到家鄉工作。可以看出,大部分特崗教師打算在聘任期滿后繼續留在本校任教。如果教育主管部門能對轉正的時間和標準做出明確的說明,學校等相關部門為特崗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打算留下來的特崗教師的比例會更高。調查發現,特崗教師離職最主要的原因依次為:考公務員、考公職教師、婚戀問題、自主創業、不適應當地生活等。特崗教師更愿意回到自己家鄉工作,83.9%的特崗教師認為如果條件允許更希望報考家鄉的特崗教師。
分析及解決辦法:
一、加大實施力度,把“特崗計劃”建設成農村教師補充的長效機制建議延長“特崗計劃”實施年限,擴大“特崗計劃”實施范圍。可以把農村教師問題突出的其它省份納入計劃,實施范圍可以逐步擴大到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隨著“特崗計劃”的實施、轉入地方編制特崗教師人數的增加,貧困縣的財政壓力逐漸凸顯。建議中央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以緩解貧困地區的財政壓力。特崗教師的工資保障要充分考慮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分擔問題,對于特別貧困地區中央可以延長特崗教師工資轉移支付年限或者由國家省市按比例分擔,以緩解貧困地區的財政壓力,促進“特崗計劃”的實施。
二、優化特崗教師招聘結構,提高特崗教師隊伍整體質量
特崗教師男女比例差距過大、教非所學等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重新考慮特崗教師招聘結構的布局。特崗教師中男女教師比例差距過大,一方面與我國師范生招生的結構有關,另一方面與特崗教師崗位對男性畢業生吸引力不足有關。為了提高男性教師在特崗教師隊伍中的比例,可以采取加強政策宣傳、制定優惠政策等辦法吸引更多的男性畢業生報考“特崗計劃”。在招聘特崗教師時,要考慮特崗教師所報考專業和所學專業是否一致、特崗教師所學專業與農村學校所需專業是否一致。在制定特崗教師招聘方案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學科需求情況,尤其是緊缺學科需求情況,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在少數民族地區招聘特崗教師可以適當放寬條件,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雙語教師等加強特崗教師日常管理和培訓促進特崗教師專業發展對于特崗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超負荷工作的情況,學校首先應該根據這些教師在大學的所學專業,安排其講授與其專業相一致的課程,減少其他副科的教學,使年輕的教師們有時間與精力去研究其專業學科,在注重“量”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質”的提高,讓這些特崗教師的專業知識得到最大發揮。教有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特崗教師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提升特崗教師的教學國統計教師二十年鄉村教師。
三、生存狀況欠佳,影響教師發展
教師生存狀況不容樂觀。通過調查顯示,教師心理問題突出,80%的老師感覺壓力大,對教師職業缺乏幸福感,6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憂愁多于喜悅,50%的教師因心理壓力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教師中普遍存在著煩惱、解?等不良情緒:教師身體狀況長期處于亞康健狀態,45歲以上的教師患高血壓癥、頸椎病、咽喉炎、結石病十分普遍,女教師除此以外患婦科病也很多見,每年因病不能正常上班的占10%左右,因病住院的占5%左右,因病死亡的占2%左右。
結語
總之,鄉村教師是一條很艱苦的路,今天的付出是為了明天的收獲,今厭的失敗是為了明天的成功,年輕是我們的資本,青春不怕失敗“因為青春無悔太學四年,匆匆而過踏上工作崗位后,有些人功成名就,可有些卻碌碌無為,所以大學期回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細個人的未來因此我們要珍惜大學時光,把握青春,挖掘潛力,發揮優勢,使我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這樣,在未來的求職道路上走得膽組蕩蕩時為了心中的信念,今后我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爭取早日站在三尺講臺上將我所學的東西傳承下去,爭取早日成為優秀教師隊伍中的一員。
- 師愛無疆道義真,窮鄉甘作育苗人
- 鄉村教育在我國教育中有很大比重,國家比較重視鄉村教育振興,尤其是對于貧困地區的學校教育。再加上我國農村人口比較多,鄉村是我國文
- 08-24 關注:0
- 關于尋訪最美鄉村教師調查研究報告
- 關于尋訪最美鄉村教師調查研究報告
郭宇飛(美術學院2102班)
摘要
在這個暑假我提前聯系并拜訪當地優秀高中教師,學習他們的教學方
- 08-24 關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