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疫,一夜間,一號令,便已全面放開:核酸無需認真檢查,各種關卡以及鐵皮柵欄逐漸撤去。置身于祖國防疫措施又一重大決定中的你我,不免的無措與彷徨交織縈繞。就此問題,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星夢小組社會實踐隊成員對疫情防控開放后民生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因情況特殊,采用線上調研的方式,主要于互聯網進行線上統計,運用“互聯網+社會實踐”新模式,采用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抖音等社交媒體宣傳調查問卷,鼓舞大學生積極填寫調查問卷。
預籌備
在提出這一實踐想法后,12月23日,星夢小組召開了一次線上會議,收集了小組成員相關想法,準備相關工作的進行,并針對問卷設計、調查宣傳、圖片收集、文稿撰寫等分配任務,做出統一規劃。
問卷回答情況
以當代大學生為代表的群體中,疫情放開政策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僅17%的人群選擇仍選擇外出娛樂,余下大多數人選擇“能不去就不去”,自我居家隔離以減少被感染風險;84%的人群對新冠感染癥狀及用藥有不同程度的了解,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調查群體對此次開放政策后個人生命健康的重視、對醫療事業的空前重視;針對“天價防疫物資”、“偏遠地區藥物份額”、歪曲事實、跟風造謠等網絡熱議事件,星夢小隊調查了當下藥品與食物的購買難度,結果顯示:對于藥品有49%的人群反映“較困難”,而對于食品則無太多影響;同時,引出對于2023年的暢想,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一致的,那便是:恢復到疫情之前平凡的生活;根據調查結果,疫情政策放開下的志愿工作活動大量減少,社區相關服務工作的開展也有明顯的下降;除此之外,疫情放開政策下,更有一系列問題紛紛暴露(如下圖2);
在大多數數據外,值得注意的是,有1.3%的50歲以上人群,對新冠癥狀及用藥選擇了“完全不了解”。這是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們:在人人關心自我、家庭的特殊時期,社會對于老年群體的照看與普及宣傳力度也需要提高。
思考感悟
在這一場開放的疫情戰斗中,每一個人都是這場戰役中的一員,作為生命個體,我們用自我免疫系統抵抗著無意間便會襲來的病毒,在封閉的小房間內感受著它帶來的一系列反應;在網絡中學會了“黃豆煮水”、“鹽蒸橙子”,也在網絡中認識了“布洛芬戰士”、“仁和堂免費領”,接受著來自社會的暖意,也見證著一些讓人心寒的事件……
隨著自媒體發展,各大新聞、媒體發展迅速,其中消息真假難辨,需要我們去仔細甄別。自我防疫措施當然也是必不可少:把口罩帶緊,減少與陌生人的接觸。珍惜生命,加強鍛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相信經過疫情的考驗和折磨,每個人都會發自內心的認識到這一點。病毒也是欺軟怕硬的家伙,它只會向抵抗力低下的體弱者下手。合理膳食,科學作息,保養身體,增強體質,為自己筑起堅固的屏障,這遠比被動的防控更加有力易行。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無遮攔的咳嗽,無聊的扎堆兒,破壞自然,殘害生靈,這些陋習和惡行也該有所收斂和堅決杜絕。干凈的空氣和水,美麗的花園和綠地,是我們大家賴以生存的家園。人人都去耕耘維護,人人都從中生養受益。
根據全國統計發現,“羊emoji”在中國使用頻率處于巔峰時期。現在,處在全國各地的人民百姓,不論正處于“水泥封鼻子、小刀剌嗓子”,還是“陽康”,亦或是“陽敵”狀態,在這里,我想引用史鐵生在《病隙碎筆》的一句話,“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人生正是這樣,“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幸福都是后知后覺的。
這場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此刻,讓我們彼此相信、彼此守望。沒有哪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哪個春天不會來臨。待到陰霾消散、繁花似錦的時候,我們約好,并肩迎接那縷燦爛的陽光。
在此,就讓你我共同盼望我們期待中的2023!

圖為:問卷調查問題之一

圖為:星夢小隊部分成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