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工學院寒假社會實踐】——百年非遺,守正創新煥新顏
在日照,劉氏盤扣作為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以獨特的創新傳承方式,在新時代綻放光彩。為了響應山東促優質文化資源進校園政策,推動文化教育融合發展,增強曲園學子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社會責任感。2025年1月17日,“盤龍扣鳳,蓮韻非遺”實踐隊在日照五蓮縣的劉氏盤扣非遺工坊開展了以劉氏盤扣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圖一為團隊成員與孫明秀師傅的合照 黃思宇攝
盤扣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點睛之筆,歷史悠久。而日照劉氏盤扣,傳承自清朝光緒年間李氏裁縫坊的家傳手藝,歷經數代人的堅守與打磨,保留了極為復雜精細的制作工藝。從選料上,以棉麻為主,兼用絲綢、絹綾等,制作時要經過配色、開料、鎖襻、熨蒸、盤扎、鑲嵌等幾十道工序,能制作出花、鳥、生肖、漢字等豐富多樣的造型。在日照五蓮縣的劉氏盤扣非遺工坊,日照市劉氏盤扣文化傳承有限公司設計師,劉氏盤扣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孫明秀師傅介紹了許多利用盤扣所制成的工藝品。
圖二為孫明秀師傅在介紹多功能布包 李昕澤攝
然而,在現代社會的浪潮下,傳統技藝面臨著傳承與發展的挑戰。劉氏盤扣的傳承人敏銳地意識到,只有創新,才能讓這項古老技藝煥發生機。在技藝創新上,傳承人在保留傳統手工制作精髓的同時,引入現代設計理念和工藝。比如在盤扣的造型設計上,打破傳統束縛,將現代簡約風格與傳統元素融合,設計出更符合當代審美的作品。
圖三為部分團隊成員與孫明秀師傅一同展示盤扣作品 梁麗云攝
在應用領域方面,不再局限于傳統服飾。如今,劉氏盤扣廣泛應用于家居裝飾,如制作成精美的壁掛、擺件;在文創產品開發上,與生活用品、飾品等結合,推出多功能布藝包、小葫蘆掛件等,深受年輕人喜愛。在服裝設計領域,不僅與傳統中式服裝品牌合作,還與一些時尚潮牌聯名,將盤扣融入現代時尚服飾,走上國際時裝周的舞臺,讓世界看到中國傳統盤扣的魅力。
圖四為多功能布藝包 黃思宇攝
在傳承方式上,也不斷創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線上,利用短視頻平臺、直播等形式,分享盤扣制作過程和文化知識,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線下,走進學校、社區,開展非遺體驗課程,讓更多人親身感受盤扣制作的樂趣,培養了眾多年輕的愛好者和潛在傳承人。
圖五為孫明秀師傅為實踐隊成員介紹盤扣 黃思宇攝
如今,日照劉氏盤扣不僅是一項非遺技藝,更是一張文化名片。在創新傳承的道路上,它正不斷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讓這門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熠熠生輝,也為其他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