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福建海洋文化“海韻閩風”宣傳實踐團隊前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山腰鹽場海洋科技文博園進行參觀學習,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深入考察文博園,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傳承以及民情鄉情,為青年學生提供一個實踐鍛煉、增長才干的平臺。
實踐團隊與文博園合影
在文博園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學生們首先參觀了文創辦公區。這里以海鹽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海鹽領域與健康文化的技術創新產業為主題,打造了集文化、健康、旅游、飲食等多元發展于一體的地方特色。學生們漫步在工業遺產博物館、創意產品展示館和非遺技藝傳承館之間,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到了鹽業文化的歷史沉淀與現代創新。
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便是栩栩如生的鹽雕工藝,學生們被一件件珍貴的展品深深吸引。泉港非遺項目藥鹽雕,是在傳承非遺藥鹽技藝的基礎上,對此進行的制作、雕刻。藥鹽雕創新了鹽文化產業,改變了傳統鹽的用途,讓大家都認識的“鹽”,走出了餐桌,走進了審美的藝術世界、同時利用山腰海鹽“鹽”本身的特性給人們帶來健康的生活理念。
鹽雕工藝品展示
此外,文博園內還用詳細的圖文為我們展示了從古老的曬鹽技藝到現代化的海鹽生產流程,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鹽業文化的博大精深。從“納潮”到“歸坨”六大工藝流程,每個流程都體現著鹽業工人的辛勤勞作以及鹽民的聰明、勤勞、勇敢。
制鹽六大工藝
隨后,學生們來到了體驗區。這里是在文創辦公區研發項目內容上拓展的研學實踐、健身養生、觀賞體驗等集聚“鹽文化”的綜合工業旅游主題體驗項目。最有趣的是放在體驗區中央的“鹽醫空間”別稱“鹽療空間”“鹽療小屋”是利用山腰海鹽純天然,非藥物的中醫適宜技術,利用新型海鹽磚建筑材料,通過模塊化拼接,打造天然熔洞的海鹽微環境。此空間運用智能算法搭配當地特色療法開展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的生命全周期的動態健康管理服務。同學們進去體驗一番,對鹽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海鹽醫藥功效
此次,在山腰鹽場海洋科技文博園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了海鹽文化和家鄉的鄉情民情,還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通過親身體驗和調研交流,學生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他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增強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為家鄉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劉子恒、孫浚桓、王國亮、王洪銳、高燁、尹干、柳禹凡(排名不分先后)
指導老師: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 陸國兵、葉善斌、李治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