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珮淋)近日,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沂蒙情·基層行"實踐團,帶著對鄉村振興的深切關懷與期待,踏入了臨沂市郯城縣歸昌鄉這片充滿希望的紅色沃土。作為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歸昌鄉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與新時代的發展使命。這里曾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沂蒙精神在此生根發芽;如今,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這片土地正煥發新生。實踐團通過實地調研,探尋高校智力資源與地方需求的深度融合,見證了一場“青春智慧”與“紅色基因”的精彩碰撞。
一.沂蒙熱土展新顏,歸昌鄉里話振興
2025年寒假,山東科技大學"沂蒙情·基層行"實踐團跟隨省派第一書記的腳步,走進歸昌鄉。實踐團走上了觀看麥田畫的連廊觀賞頂,走到了歸昌鄉農業天間學校,走進了鳳鳴生態農業公司。無論是從品牌特色的姜湖貢米,還是到科技感十足的冬暖式大棚,歸昌鄉以特色產業為筆,以沂蒙精神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書寫著新時代的奮斗故事。
“沂蒙情·基層行”實踐團參觀農民田間學校
二.高校智匯注活水,產業振興破難題
在省派第一書記蒲蓬書記的帶領下,實踐團深入歸昌鄉村落,切身感受鄉村蝶變。省派第一書記們是山東科技大學選派至歸昌鄉的“智囊”,一年來,歸昌鄉新建公廁2處,新修排水溝85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56盞,新增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曾經的泥濘小路變為柏油馬路,廢棄荒地化身文體廣場,村民傍晚在此跳廣場舞、下棋,歡聲笑語不斷。更令人矚目的是“特色展示街區”的落成——青磚灰瓦的仿古建筑群中,姜湖貢米、香酥銀杏、草編工藝品等特產琳瑯滿目。實踐團成員感嘆:“這里既有鄉土氣息,又有現代活力,真是‘舊貌換新顏’!”
產業振興是歸昌鄉發展的核心。在山東科技大學的推動下,鳳鳴歸昌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將姜湖貢米和香酥銀杏送上高校餐桌。姜湖貢米產自富硒土壤,顆粒飽滿、口感香甜;香酥銀杏則以傳統工藝烘焙,成為網紅零食。產品包裝上印著“歸昌鄉·高校助農”標識,既是品質保障,更是校地情誼的見證。書記們透露,下一步計劃通過直播帶貨和校企合作平臺,將產品推向全國市場。
歸昌鄉的蝶變,是沂蒙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縮影,更是高校智力資源與地方需求深度融合的生動注腳。山東科技大學不僅提供技術支援,還組織學生團隊參與鄉村規劃、品牌設計,讓“青春創意”為傳統產業賦能。
“沂蒙情·基層行”實踐團成員在書記帶領下走進歸鄉村中
三.沂蒙精神薪火傳,青春聚力正當時
實踐團在調研中發現,歸昌鄉不僅注重經濟建設,更將沂蒙精神融入基層治理。依托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歸昌鄉建立了“黨群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能力、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將高校學習的先進思想與實地沂蒙精神有機結合,為沂蒙精神在新時代應用注入活力,實現了傳承發揚、與時俱進。這種精神浸潤轉化為實際行動,激勵青年學子,既要學以致用助農興農,更要在服務鄉村中錘煉擔當。
“沂蒙情·基層行”實踐團與書記們合照
四.結語:一場“雙向激活”的青春奔赴
此次歸昌鄉調研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既需要“輸血”,更要培養“造血”能力。高校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實踐的平臺。當青春智慧遇見紅色沃土,當理論成果對接田間需求,新時代的沂蒙精神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年學子也將以此未來,山東科技大學將繼續深化與歸昌鄉的合作,探索“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助力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區、紅色文旅融合帶。而青次實踐為起點,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擔當與創新續寫沂蒙精神的新篇章。
歸昌鄉的故事,是千千萬萬鄉村振興實踐的縮影。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涌動著希望,每一個奮斗的身影都詮釋著沂蒙精神的永恒魅力。這場青春與熱土的“雙向奔赴”,必將繪就更加壯麗的振興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