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小崗村的土地,本調研組成員深刻感受到這片熱土承載的歷史厚重與時代活力。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小崗村不僅銘刻著"大包干"的壯舉,更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展現出令人振奮的探索精神。
在"大包干"紀念館,18個紅手印依然震撼人心。但更讓我們動容的是,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正在新一代小崗人身上延續。與村干部座談時了解到,他們率先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1.36萬畝土地確權到戶,又通過股份合作實現規模經營,這種"分合辯證法"體現了對改革初心的堅守與創新。
實地走訪發現,小崗村已形成"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教育培訓"的立體產業格局。在4300畝高標準農田里,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作物生長;"小崗產業園"吸引盼盼食品等企業入駐,實現農產品加工增值;培訓中心每年接待數萬名學員,將改革經驗轉化為教育資源。這種多業融合的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走進村民程夕永家,三層小樓里現代化家電一應俱全。他笑著說:"現在種地有補貼,看病有醫保,養老有保障。"數據顯示,村民人均收入從1978年的22元增長到2023年的3.5萬元,村集體資產突破2億元。這些數字背后,是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百姓的生動寫照。
調研中也發現,小崗村面臨著品牌價值轉化不足、人才結構性短缺等挑戰。但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村里正通過"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吸引30多名大學生返鄉創業。這種"引鳳還巢"的實踐,彰顯了小崗人永不停歇的改革自覺。
小崗村用實踐證明了改革精神的時代價值。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汲取這種精神力量,在更廣闊天地中貢獻智慧與汗水。這片土地上的紅手印,永遠昭示著: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