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為引,共探鄉村振興
新時代農村,土地流轉在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深入了解土地流轉方式及基層黨組織的中流砥柱作用,山東大學(威海)山止川行調研團的成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前往安徽、福建、甘肅與黑龍江地區,在實地調研中感受鄉村振興的豐富成果。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注入特色運營“血液”
7月16日至18日,安徽調研團前往蕪湖大浦生態實驗基地,探究黨組幫扶下的產業融合發展。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當地的魯班公司在住房方面,建造設施齊全的居住用房,緩解住房壓力;在就業方面,支持農民就業,日結工資,利于農民增收;在多元化旅游方面,根據市場靈活調整經營策略,發展第三產業。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當地政府立足農業,出臺利民政策。當地的新態農業種植兩類作物:一類為觀賞性種植,另一類為實用性種植。農場定位明確,引進新技術,多種農業采收方式結合,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當地黨組織牽頭幫扶,國家政策補助,使土地流轉更為順暢。在土地流轉初期,黨組織如連接企業和農民的紐帶,以相對平穩的方式進行土地交接,保障農民權益。
調研發現,大浦模式下多元主體共同助力鄉村振興,這為其余三地的調研提供參考。
企業助力,創新模式打牢鄉村振興“根基”
7月31日,福建調研團來到涂嶺鎮,探索“企業+基地+農民”的新型發展模式。相較于安徽大浦的發展模式,福建涂嶺鎮重點偏向企業。
通過對當地中眾公司的調研,了解到該公司從農民手中承包大量土地,再將部分土地二次承包,促進了當地的土地流轉,也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利用承包的土地修建水壩、大棚;引進農業新技術,普及滴灌技術;引進新型農產品,如汶陽村花卉大棚基地,受疫情影響,種植來自日本的向日葵,易于保存、出售。此外,中眾公司在當地推行特色農業,推動旅游觀光業發展。大棚種植和花卉產業成為福建涂嶺鎮的特色名片,助力當地的鄉村振興之路。
延鏈賦能,小小金果挺起果品扶貧“脊梁”
8月5日,在甘肅地區的線上調研中,調研團采訪當地農戶,探究靜寧縣蘋果產業的支柱作用。
靜寧縣蘋果產業發展主要有“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社+農戶”和“專業市場+農戶”等模式,與安徽地區的發展模式不同,該模式的落腳點是農戶。
為推進蘋果產業發展,延鏈思維已經嵌入到靜寧蘋果生產的全過程。在蘋果種植端,鼓勵多個主體承包果園,加快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為產業發展創新道路。政府也將金融行業與果品產業銜接,引入“期貨+保險”模式,增強了產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同時,靜寧縣加快產業融合,使蘋果深加工、紙箱制造業和蘋果產業+文旅在蘋果產業的帶動下蓬勃發展,真正實現了“蘋果紅了,農民富了”的愿景。
基層覆蓋,系列政策盤活土地流轉“動脈”
8月10日至12日,黑龍江調研團成員實地走訪了和平鎮黨支部與幸福車間,在合同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實地調研,感受土地流轉政策下的共同富裕。
和平鎮總體耕種面積接近40萬畝,消解當地農民對土地流轉的顧慮是基層工作的一大挑戰。有別于安徽地區的黨組織重點,和平鎮衍生出土地托管模式,分為全天托管和半托管,托管主體主要分為個人,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當地基層黨建的真抓實干,在其引領下,當地土地托管以統一收購減少中間商費用,以推行機械化縮減人工成本,吸引農民積極參與其中,使土地流轉煥發嶄新活力。
探尋四地,以腳步丈量土地流轉的漫漫征程;深入基層,以交流貼近振興鄉村的種種苦辛。土地流轉在鄉村振興中既是保障農民權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的加速器。在黨建引領下,土地流轉呈現市場化、多元化、規范化的特點,推動農業發展走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朱思麗 張瑞霞 管瑞銘 許文錦 王月淇 來源:山東大學(威海)
- 基層黨建為引,共探鄉村振興
- ​​​​​​​探尋四地,以腳步丈量土地流轉的漫漫征程;深入基層,以交流貼近振興鄉村的種種苦
- 09-16 關注:0
- 云端尋訪,基層視角解讀鄉村振興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
- 09-16 關注:10
- 基層黨建送來及時雨,土地流轉步入快車道
- 為了進一步了解土地流轉與黨的基層治理之間的關系,探究鄉村振興的根本,2022年8月14日,山東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山止川行調研團成員
- 09-16 關注:4
- 基層黨建送來及時雨,土地流轉步入快車道
- 為了進一步了解土地流轉與黨的基層治理之間的關系,探究鄉村振興的根本,2022年8月14日,山東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山止川行調研團成員
- 09-16 關注:4
- 技術建模助三農
- 鄉村振興直接關系著現代國家歷史任務的實現,屬于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推力。在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以建設數字鄉村為方向,
- 09-16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