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八仙文化,展望華夏文明
神仙文化是研究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之門。神仙崇拜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先人將對生命的信仰和自由的崇拜、對生的喜悅、對死的恐懼、對功名利祿的渴求,都寄托未知的神靈身上。中國民間有神仙崇拜的習俗。春節時家家都要貼財神、灶神、門神諸神。購者不問價格,曰『請神』。神仙文化是研究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之門。2022年12月30號“匯聚青春之力,弘揚傳統文化”實踐隊的隊員們來到了“八仙文化”的遺址附近來探尋八仙文化在魯中南地區對傳統習俗的影響。
實踐隊的隊員們通過查閱資料和對當地老人查詢走訪了解到傳說八仙分別代表著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由于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后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
這詞“匯弘”社會實踐隊對八仙文化的張果老遺址進行了考察。八仙中之老翁,初唐時道士。張果老經常倒騎驢,背一筒子,游歷四方,唱道情,勸度人。八仙中張果老看著最普通,最接地氣。俗語"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就源于張果老。
他的法寶就是他天天背的筒子,叫道情筒,又叫漁鼓,可能占卜問事。另外張果老的驢不簡單,可折疊,能大小,可日行萬里。過海時張果老折紙驢拋于海,騎著過海。而一空橋村相傳就是他過海的的時候他的毛驢兩個前蹄子踩在了橋上過的海。因此當地改名叫作一空橋村而且受此影響當地是附近傳統文化流傳最好的一個村莊,而且當地也是附近村莊的交通要的,可以看出神仙文化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統交通的選擇也是有一定相互影響的。
由此不難看出,中國的神仙與中國的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史傳文學,詩賦散文,到后來的文人創作,從文學作品到民間流傳,大量的有關神仙的內容涌現在我們眼前。從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各個廟宇,我們幾乎可以看到一部活的中國歷史,活的文化發展史和活的民族保衛史。每一個廟堂都是中國文化的堅強堡壘,是整個民族的精神寄托。這一點,只要讀蘇東坡《潮州韓文公廟碑》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但影響士大夫,成為他們思想的指引、人格的典范,同時也將儒道佛三種思想凝聚成一種信仰,在民間發揮著深廣偉大的作用。神仙思想,乃是中國文化的不解之“源”。
而當下我們要發掘要弘揚傳統文化一定離不開神仙文化的發掘。袁坷說:“要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首先應該了解它的神話。”神話大多數是口頭創作,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周圍世界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也是我們對古人更全面了解的個機會。實踐隊隊員也通過過這次對神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牟俊星)
- 探尋昆崳煙霞,傳承道教文化
- 道教是產生于中國的傳統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占卜、符箓、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
- 12-31 關注:0
- 走進特色小鎮,感受徽派文化
- 中國建筑以其獨有的特色立于世間,而徽派建筑是我國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有著獨有的建筑特色,與當地的文化相得益彰。徽派建筑在
- 12-31 關注:0
- 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樂經典
- 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民樂伴隨一代代國人走過悠長歲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中國優秀傳
- 12-31 關注:0
- 走近丹土文化,傳承傳統文物
- 走近丹土文化,傳承傳統文物,開展文化尋訪活動。講好“文物精神”,守好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為了鼓勵當代青年學生貫徹落實弘揚
- 12-31 關注:0
- 領略八仙文化,展望華夏文明
- 神仙文化是研究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之門。神仙崇拜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先人將對生命的信仰和自由的崇拜、對生的喜悅、對死的
- 12-31 關注:0
- 感悟發展先路,體味時代前途
- 12月13日至12月14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赤子心磐”實踐團圍繞著“賡續紅色基因,展國精神面貌”的主題在山東省日照市開展社會實踐
- 12-31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