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朝陽市自然資源局——山東大學(威海)“一見氫芯”調研團
為深入了解氫能經濟的發展與新時代能源結構調整與節能減排效益預測問題,助力氫能經濟的穩健發展,1月28日下午,山東大學(威海)“一見氫芯”調研團成員劉佳蕙來到朝陽市自然資源局龍城分局第一自然資源所進行線下調研活動,該資源所的叢日明所長接受調研訪談。
首先,調研團成員針對氫能利用現狀及前景進行發問,了解到氫作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不僅具有環境友好性,而且來源豐富,可以通過其他能源生產氫能,氫能也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為一種能源載體,氫在交通、工業和建筑等領域中都有重要應用,而且氫能既可以連接不同的能源形式和能源傳輸網絡,又可以通過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實現能源供需之間的平衡,有助于提高未來低碳能源系統運行的靈活性。因此,氫能被看作最具應用前景的能源之一,甚至是能源使用的終極形式。在氫能下游應用領域,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同時,叢日明所長對于氫能利用的政策環境及外部因素進行解釋,氫能產業是從氫氣生產、儲運到應用的龐大產業鏈。其中,在氫能下游應用領域,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得最為廣泛,技術也相對成熟,因此行業普遍認為氫能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之間具有互補關系,不過對于商用車尤其是長途運輸應用,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則更具有優勢。目前很多國家都在積極布局氫能交通。叢日明所長表示,2011年以來,我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導并鼓勵氫能產業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燃料電池基礎材料、系統集成等方面,如燃料電池、系統的性能以及技術的成熟度與國際一流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中國汽車工程協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指出,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國加氫站數量將分別超過100座、300座、1000座,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模分別達到5000輛、5萬輛、百萬輛。在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上,中國地方的熱情明顯高于中央。比如,江蘇省如皋市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設立的首個「氫經濟示范城市」,而且現在南通、鹽城、蘇州等城市均把氫能燃料電池作為戰略性產業并給予政策支持;廣東省佛山市在云浮市、南海區積極推動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河北省張家口市作為我國首個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目前已設計規劃了19座加氫站的建設;上海市則在地方層面最早發布了《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帶動了中國很多省市級地方規劃的出臺;山東省則規劃了「中國氫谷」的建設目標,前期以濟南、青島、濰坊為應用重點,現在已作為全省戰略快速推進。
本次調研訪談使得團隊深入了解了氫能產業的現狀,為東大學(威海)“一見氫芯”調研團的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對進一步研究新時代能源結構調整與節能減排效益預測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山東大學(威海)“一見氫芯”調研團 來源:網絡(侵刪)
- 河海學子三下鄉:賡續薪火,弦歌不輟
- 為進一步擴大河海大學在淮安地區的影響力與知名度,2023年1月7日下午,河海大學“‘河’愁破浪時,‘淮’遠濟滄海”返校宣講實踐團成員
- 01-28 關注:1
- 河海學子三下鄉:河迎新生,海入春歲
- 基于前期線上問卷調查結果,“‘河’愁破浪時,‘淮’遠滄海濟”返校宣講實踐團小組成員總結提取出了同學們主要關心的問題,精心制作了
- 01-28 關注:1
- 河海學子三下鄉:桃李滿天下,師恩如涌泉
- 近日,河海大學源泉工程之“母校行”拜謝恩師系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在與恩師取得聯系并確定拜訪的時間地點后,2023年1月15日下
- 01-28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