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學習紅色歷史,傳承紅色文化,安徽財經(jīng)大學“一葦以航”寒假社會實踐團隊于2023年2月7日赴湖北宜昌市博物館、烈士陵園等地調(diào)研學習,深刻感悟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初心使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力量。
2月7日上午,“一葦以航”實踐隊員們認真參觀宜昌市博物館,走進黨史館和史志館,通過欣賞圖文、研讀史料、參觀場景等方式回顧革命發(fā)展史、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歷程,切身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博物館志愿者在采訪時表示,通過博物館內(nèi)的紅色記憶能更加直觀感受到國家發(fā)展成就,賀龍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讓走進博物館的人們接受了一場鮮活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激勵著愛國情懷,致力于將革命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隊員們還仔細聆聽館內(nèi)講解員的細心講解,切實體會到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展之初的艱辛與不易,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用心體會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扎根群眾的優(yōu)良作風以及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
圖為實踐隊員致敬先烈
結束博物館的研學之旅后,實踐隊員們前往被評選為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的宜昌市烈士陵園。進入園區(qū),革命烈士紀念塔矗立在山頂,正面鐫刻仿毛澤東同志手書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后底部的大理石上,鑲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宜昌的不朽戰(zhàn)績,兩側(cè)塑有“渡江戰(zhàn)役”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浮雕,再往紀念塔里走是烈士公墓。烈士已逝,但精神永存,通過本次參觀烈士陵園,實踐隊隊員瞻仰了革命先烈風采,感受到軍民團結,不顧一切,抵抗敵人入侵的堅定決心,令人肅然起敬。隊員們更深入領悟到,無數(shù)革命先烈沖鋒在前,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與和平是來之不易的,應勿忘紅色歷史,繼承革命先烈遺志,擔當起振興中華的偉大歷史使命,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圖為館內(nèi)參觀場景
實踐團隊依托宜昌紅色資源,參觀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收獲頗豐,切身體會到“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活動主題。以學習體悟紅色文化為重點,豐富了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習體驗中了解國情社情民情,用心感悟時代脈搏,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安財學子的紅色實踐故事仍在繼續(xù)。新時代的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唱響紅色主旋律,從紅色文化中汲取力量,自覺弘揚紅色精神,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放飛青春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