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淄博周村,感受文化魅力
2月14日,山東理工大學行知實踐團成員抵達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周村古商城,并對周村燒餅展館進行參觀。在參觀過程中,行知實踐團成員深刻感悟到周村燒餅的魅力,對于當地傳承發展傳統文化、保護文化古跡有了新的體會。
首先,實踐團成員進入早期周村燒餅展館。周村燒餅已有百年歷史,然其源頭可追溯到漢代的“胡餅”。最初發源于西亞地區,絲綢之路形成后傳人我國,而周村(古稱於陵)正是當年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城市。清朝中期,周村大街經濟發達,商賈云集,人稱“旱碼頭”。大批官僚和富商成為純手工制作的高檔食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周村燒餅應運而生。
隨后,行知實踐團參觀周村燒餅的現代化展館,周村燒餅在產品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發力,聚焦“兩創”新生,向著新征程繼續前進。同時,致力于區域文旅融合新發展,周村燒餅生產基地、周村燒餅文化產業創意園等文旅融合項目先后建成。
最后,通過對燒餅成品的觀察,我們發現周村燒餅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其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山東瓜拉葉子燒餅”。
經此本次對周村燒餅展館的參觀與學習,行知社會實踐團隊豐富學習閱歷,開拓視野,提高將社會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能力,對周村燒餅的發展與制作流程有了更為豐富的認識。周村燒餅的展館將“周村燒餅”的歷史文化和手工技藝相結合進入大眾視野,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
- 家風傳承綠色先行,安財學子社會實踐
-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風也在與時俱進,關于優秀家風的報道逐步成為社會上的熱點話題,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為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 02-15 關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