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生態環境的探索——以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及其周圍鄉村為例
隨著農村生態環保問題的惡化,城鄉統籌道路出現些許問題,黨與國家也在積極尋求農村高質量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的新道路。針對于農村生態環保這一問題,新農村建設戰略主要以鄉村文明、村容整潔這兩點入手。一方面,鄉村文明從法律規制與意識形態去解決農村生態環保問題,在法律規制上規范與完善關于生態環保的村規民規;在意識形態上弘揚節儉節約、拒絕浪費的美德,提升整體村民環保意識。這些都有助于農村生態問題的治理。另一方面,村容整潔著重于從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村民實際踐行這兩點,在基礎設施上要求鄉村盡快完善相應生態環保設施,如垃圾回收和處理站、垃圾分類箱、污水處理廠等;在實際踐行上,每個村民需要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取得實際成效。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
1月31日,安徽財經大學徽州府探險小隊積極下鄉,與農戶交談,團隊成員來到安徽省黃山市深入了解農村生態文明環保問題。各鄉鎮政府的應對策略應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全面配備清潔員和垃圾車,清潔員與居民相互監督,清潔員需切實履行責任,保障所負責區域的衛生干凈整潔,居民則需要遵守鄉村環境整治行動的相關規定,不亂丟亂堆亂放垃圾,不同類垃圾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等等。對于生活垃圾中的廚余垃圾等有機物,可以建立沼氣工程進行處理和二次利用;對于金屬等可回收垃圾倡導居民留存,然后定期派人收購進行可回收;對于塑料等不可分解或回收的垃圾清潔員集中收取后,可選擇閑散空地進行集中掩埋,可采取挖坑鋪墊,防滲膜等技術,或者轉運至指定的大型垃圾專業處理垃圾。
- 以風雪滄桑 揚中國精神
- 借寒假之余,四川農業大學不藥擺爛隊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隊內開展。本次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三個模塊分別是:紅色書籍閱讀和線上分享
- 03-07 關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