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的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巢湖學院青年志愿者聯合會組 織的湯山愛心學校大學生義務支教團。我們以“奉獻, 友愛,互助, 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來嚴格規范自己,我們 與 7 月 10 日開始 為期六天的支教,這次我們來到了巢湖市散兵鎮謝王小學。
我們開展了多種課程,如國學文化,手工制作,安全教育等等,而我主要教他們國學文化課《送別》,通過我的教學,我希望我傳遞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學習方法,讓他們能夠舉一反三,能夠學會這類詩歌的統一的鑒賞方法。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外面世界的向往。通過課后輔導和心理支持,我盡力成為他們的朋友和傾聽者。
圖為小老師教小朋友國學文化知識 通訊員 韓語涵 攝
在支教過程中,我學習到了許多東西,在支教團隊中,我們分工協作,共同克服了教學和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我學會了如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學會了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面對困難和不確定,我學會了保持樂觀和積極,這不僅是對孩子們的榜樣,也是自我成長的重要一課。這次支教經歷讓我深刻意識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每個人都有責任為促進社會公平做出貢獻。我開始思考如何在未來的生活中,持續關注并支持鄉村教育,無論是通過志愿服務還是倡導政策改變。
支教活動讓我收獲了成長,不僅是專業能力的提升,更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理解。我學會了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如何在逆境中尋找機會。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能點燃希望,照亮未來。未來,我將帶著這段經歷給予我的啟示,繼續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用實際行動為更多孩子帶去知識的光芒。
總結這段經歷,我深刻體會到“三下鄉”支教活動的意義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傳播希望,培養未來。它讓我學會了責任與擔當,也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這段經歷將是我人生中寶貴的一課,激勵我不斷前行,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通訊員 朱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