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大學會稽銀輝項目團隊通過深入調研與實踐,致力于提升老年人自我價值感,推動老齡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果。

紹興市作為浙江省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23年底,老齡化率已達到30.16%,高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會稽銀輝”項目團隊以積極老齡化為視角,聚焦老年人自我價值感問題,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項目團隊通過發放近300份問卷進行分析,同時對20位老年人進行半結構化訪談,深入了解老年人自我價值感較低的現狀和原因。訪談過程中,有較為消極的奶奶,項目成員鼓勵她積極生活,保持身體健康;有不認可自身價值的老人,項目成員指出老年人對于家庭的貢獻也是非常重要的,受到了老人的認可;也有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社會生活的老人,發現這類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通常較高。此外,團隊還深度訪談了政府、街道、社區等層面的養老負責人以及老年人家人,全面了解紹興市養老服務網絡的現有做法及不足。

項目成果豐碩,包括建立適用于解決老年人自我價值感的理論模型,關于老年人自我價值感問題的實證研究,展現老年人高光時刻的故事冊,老年人自我價值感相關的公眾號,與樂齡中心的合作意向,有關老年人志愿者及社會參與的法律提案,以及實踐單位對項目的評價反饋等。
“會稽銀輝”項目團隊希望通過這些成果,從紹興到浙江各個二線城市,由點及面推廣實施該模式,提升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該項目具有較高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有利于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構建更和諧包容、老齡友好的社會。
項目團隊成員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讓更多人關注到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問題,共同努力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