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山東大學(威海)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伴巢游”調研團走進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街道慧忠北里第二社區,針對老年人旅游陪護需求展開深度調研。此次調研旨在通過實地訪談與數據分析,為旅游陪護APP的功能迭代和服務升級提供精準依據。
調研團成員深入社區,與70至100歲老年群體展開面對面交流。受訪老人中,超80%為中專及以上學歷,退休前多從事教育、技術崗位,月退休金集中在2000-5000元。盡管多數老人對智能手機操作熟練,但旅游偏好仍以“省心省力”為核心,傾向于通過旅行社組團出行,尤其關注淡季錯峰游的性價比與安全保障。

在旅游需求方面,老人們表現出對自然風景區的強烈向往:冬季偏好海南、云南等溫暖地區,夏季則選擇東北、內蒙古等避暑勝地。行程規劃中,“短途便捷”成為關鍵詞,老人普遍希望單次行程不超過5天,交通時間壓縮至3小時內。此外,食宿衛生、醫療保障及突發情況應急方案是家屬最關注的三大問題。調研數據顯示,老人可接受的旅游費用區間為5天4晚3000-7000元,既需保證服務質量,又需避免經濟負擔過重。

在技術功能層面,子女對APP提出更高期待:實時定位追蹤、健康數據監測(如心率、血壓)、一鍵緊急呼叫等功能被頻繁提及。部分老人建議APP增設“語音導覽”模塊,以方言或慢速語音講解景點文化,提升旅游體驗的適老化水平。
此次調研為“伴巢游”團隊提供了多維度的用戶畫像。下一步,團隊將結合數據優化APP界面交互設計,簡化操作流程,并聯合醫療機構開發健康預警系統。同時,計劃引入更多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行程陪伴。調研團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科技為紐帶,讓老年人出游更安全、更舒心,真正實現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