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家治理在浙里”實踐隊赴浙江省安吉縣余村調研。余村,作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的誕生地,近年來經歷了顯著的變革。2023 年,安吉縣天荒坪鎮積極響應省市縣關于青年人才的戰略部署,以“高能級、現代化、國際范”大余村建設為契機,以余村為樣板,重構逆城市化大場景鄉村優勢,創新建設青年人才社區——青來集。
圖為青年入鄉宣傳海報。余兮 供圖
安吉大余村以“全球合伙人”計劃為牽引,提供零首付購房、創業基金、技能培訓等支持,打造“低成本創業、零負擔安居”環境。整合新經濟、新文旅、新農業,落地數字游民公社、青創空間等項目,形成“總部經濟+眾創空間+孵化器”全鏈條生態。目前,“青來集”已入駐云梯科技、DN數字游民公社等多家企業,吸引600余名青年人才。
建設“青來集”這一鄉村版青年人才社區,作為余村青年人才社區核心啟動區。園區內可提供獨立、共享等各類辦公工位 1200 余個,配備陽光草坪、青來廣場、田野露營等公共服務空間,以及青來食堂、咖啡、火鍋、燒烤等商業配套,并有共享電動車等公共交通,全方位滿足青年人工作與生活的需求,為青年人才打造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村創業生活空間。
“深藍計劃”作為余村極具特色的項目,在推動余村旅游發展和青年入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是余村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機融合的生動實踐,也為青年人才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創業空間。“深藍計劃”所在地原本是廢棄的礦坑,經過改造后,這里搖身一變成為了極具吸引力的旅游打卡地。其獨特的藍色湖水在青山的環繞下,形成了一道美麗而獨特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為余村的旅游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據了解,眾多人大代表在赴余村考察學習時,深藍計劃便是重點考察項目之一,它展示了余村在探索生態產業化發展道路上的成功實踐,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許多青年創業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商機,紛紛投身其中,開設特色咖啡館、民宿、文創店等。
圖為深藍計劃宣傳海報。余兮 供圖
“把工位搬進大自然”的模式創新:依托余村96%的植被覆蓋率,打造3000個“大自然工位”,配備高速網絡、共享辦公區及5分鐘服務圈(充電站、咖啡廳等)。項目吸引北上廣深等地青年遠程辦公,人均駐留時長超3個月。聯合合伙人發起青年共創行動,搖來了二十余位青年,在村一周尋找大自然工位。在村的青年們用村里撿來的木頭舊椅子DIY屬于自己心中的大自然工位。
“青年社群與城鄉融合”的創新模式通過組建登山、咖啡、音樂等社群,舉辦鄉村音樂會、國際潮玩節等活動,形成“青年引領青年”的活力生態。
圖為實踐隊參觀余村青來集。余兮 供圖
“云村民”計劃吸引近2萬名城市青年線上參與鄉村建設,推動城鄉資源雙向流動。“云村民”是由余村發起的一項城鄉破圈計劃,目標讓更多人成為鄉村一員,參與鄉村發展,享受鄉村美好生活。通過組織策劃各種活動體驗,讓云村民在鄉村實現“我在余村有點田”、體驗“我在余村有點甜”、享受“我在余村有點鈿”。
余村的“余村郵局”于2024年5月正式營業,這一融合了地方農特產品和特色文創產品的業態,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成為鄉村業態創新的成功案例。
圖為“青年與鄉村”郵箱。余兮 供圖
通過本次調研,團隊深刻體會到“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余村以“青來集”為支點,將生態優勢轉化為人才引力,印證了“好風景里布局好經濟”的可行性。“把工位搬進大自然”不僅是創業模式的創新,更是城鄉融合的生動實踐,助力實現“鄉村讓青年更向往,青年讓鄉村更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