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秋陽暖照,遼寧省沈陽市蒲雅社區里熱鬧非凡。遼寧大學亞澳商學院“助老智聯小分隊”實踐團隊帶著滿腔熱忱與專業準備,深入蒲雅社區開展“數字化適老”專項助老活動。團隊以“手把手教學、心貼心服務”為宗旨,幫助社區老年人掌握手機的基礎使用方法和技能,打破數字時代的溝通壁壘,讓老年群體更好地融入數字生活。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與社區工作人員合照
活動當天,“助老智聯小分隊”成員剛抵達社區活動中心,便迅速搭建起簡易教學場地進行仔細地講解。“阿姨,您平時用手機是不是總找不到調字體大小的地方?我教您。”“叔叔,您說想給孫子發照片,咱們現在就一步步操作。”團隊成員主動上前與老年人交流,用親切的語言、緩慢的語速,拉近與老人們的距離。

圖為團隊成員幫助老年人解決手機使用問題
在“數字化適老”宣講環節,團隊成員結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與認知特點,從“開關機、調音量、改字號”等基礎使用到“繳納水電費、線上掛號”等生活中常用手機的場景,通過現場演示、實物教學的方式,讓老人們直觀理解操作步驟。對于一些復雜的使用方法,成員們更是一對一、手把手地指導,每一個步驟都反復講解,直到老人能獨立操作為止。期間,有老人坦言“以前看孩子們工作忙,不好意思打擾他們,今天社區開展教學活動,終于有人解答不懂的了”,言語間滿是欣喜。
宣講結束后,為了幫助老年人鞏固所學知識,團隊精心設計了“果蔬套圈”互動環節——成功回答一個問題即可獲得五個套圈,只需回答對卡片上的問題,就能獲得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請問如何在手機通訊錄中添加新的聯系人啊?”“想自己的孩子們時,你知道如何打視頻電話看看他們嗎?”面對問題,老人們積極思考,有的還主動向身邊的團隊成員求助,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這種“趣味游戲+知識鞏固”的模式,不僅讓老人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加深了對操作步驟的記憶,更激發了他們主動學習智能設備的興趣。

圖為團隊成員與老年人進行“果蔬套圈”活動
活動接近尾聲時,團隊成員發現仍有部分老年人對部分操作存在疑問,便立即開啟“一對一單獨輔導”模式。成員們耐心陪伴在老人身邊,針對他們提出的“手機內存滿了怎么辦”“不小心刪了聊天記錄怎么找回來”等問題,逐一細致解答,直到老人完全掌握操作方法。“太謝謝你們了,我之前總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今天學會了這么多有用的技能,以后出門辦事、和家人聯系都方便多了!”一位參與單獨輔導的老人緊緊握住團隊成員的手說道。

圖為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對仍有疑問的老年人進行輔導
此次遼寧大學亞澳商學院“助老智聯小分隊”的社區助老活動,不僅為沈陽社區老年人解決了數字時代,老年人與社會的溝通障礙,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團隊成員表示,未來將繼續關注老年群體的數字需求,持續優化“數字化適老”教學內容與形式,計劃走進更多社區、老年機構,開展常態化助老活動,讓更多老年人在數字時代感受到溫暖與便捷,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