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漢字藝術,書寫千年文明
漢字是我國通用字體,廣泛應用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以及我國政令通行之中,漢字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漢字書法更是一種獨特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2022年7月6日,建筑學院“小青松”教育服務實踐隊于洛陽市宜陽縣沙坡小學開設書法知識普及課堂和讀書分享會,旨在豐富少年兒童書法知識,培養少年兒童寫規范字、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認真貫徹落實“1223”工程以推動地方教育高質量發展,傳承發揚燦爛輝煌的中華民族漢字文化,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黨的二十大。
(圖片一:實踐隊員闡述課程安排)
當日早8時30分,課堂以實踐隊員向學生們講述中國漢字的相關知識,闡述漢字之美開始,引發學生們對漢字書法的濃厚興趣,同時引出接下來的課程活動。緊接實踐隊員播放《中國兒童書法動漫》,在保證課程豐富且不枯燥的同時使學生們學習到書法相關知識,每一個視頻播放完畢后,實踐隊員會向學生們提問與視頻有關的問題,確保學生們的課堂質量。視頻課程之外實踐隊員還系統講述了漢字的發展歷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求知熱情。總結環節,實踐隊員向學生們拋出“如何寫好漢字”的問題,學生們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案——以自然為老師,刻苦練習,要注意書寫技法,一氣呵成。接下來隊員們安排了讀書分享會,沙坡小學的學生們分享了背誦的課文與詩歌以及閱讀過后的感受,同學們積極發言,課堂呈現效果良好。
(圖片二:視頻教學漢字書法)
書畫同源,漢字是世界上流傳最久的文字,它是廣大中國勞動人民不斷創造、勞動的結晶,開展漢字書法進課堂是引導和教育少年兒童正確使用普通話,增強少年兒童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進民族團結的有效途徑。實踐團隊開展上述課程,旨在為國家鄉村推普工作獻出微薄之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添磚加瓦,獻禮黨的二十大。
- 尋汴城古跡 憶革命歲月
- 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追尋”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四名成員抵達河南省開封市,將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城市開啟為期3天的尋“汴”之旅,
- 08-17 關注:3
- 走進遺址,感悟光輝歷程,擔當中華使命
-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全會精神,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
- 08-17 關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