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學子三下鄉:警鐘長鳴,禁毒防艾在進行
為了提高社區居民和村民們對禁毒防艾的了解,將禁毒防艾工作落到實處。自2022年7月11日起,常州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向上吧,青年隊”團隊成員們,積極學習禁毒防艾相關知識,以基層志愿者的身份積極投入到各省市縣村鎮社區等地開展普法宣傳工作,為家鄉和社會的禁毒防艾工作貢獻力量。各成員分別在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恒濟鎮東村村民委員會、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合德鎮慶南居委會、江蘇省徐州市經濟開發區徐莊鎮金井村村民委員會、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坯鎮圯橋社區、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鴻山街道南塘社區居民委員會、江蘇省泰州市鵬欣瑞都物業服務中心、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高資鎮華家村村民委員會、山西省晉城市城區泰昌社區居委會、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鎮大進村村民委員會開展宣傳普及禁毒防艾知識活動,幫助村民進一步理解禁毒防艾的重要性,學習科學的應對方法和舉措。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禁毒防艾宣傳活動,采取團隊成員返家鄉就近開展原則,聯系居住地社區、鄉鎮進行調研和宣傳。團隊成員通過互聯網“云端”的方式進行信息共享,將各自搜集到的宣講內容進行整合。禁毒與防艾分為了兩個主體框架,并劃出了分支進行擴展。在禁毒方面主要圍繞毒品的基本知識、國家禁毒政策、禁毒的重要意義、面對販毒等如何應對展開宣講。防艾部分則以艾滋病的含義、傳播途徑、危害以及如何預防為主要內容。團隊成員通過QQ、騰訊會議等方式進行線上集體討論、匯總和刪減資料、整理形成禁毒防艾宣傳PPT、宣傳文稿和宣講手冊,成員們還搜集相關的視頻材料在社區和鄉鎮播放,以便居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禁毒防艾知識。
實踐活動中,成員們以調研的方式切入,邀請居民和村民們填寫禁毒防艾知識調查的問卷,了解他們對毒品和艾滋病知識知曉的大體情況;在各位村民、居民的積極配合下,團隊成員獲得了調研的基礎數據,為后期宣講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宣講過程中,針對村民、居民們存在的問題,團隊成員對于毒品的具體分類、艾滋病的平均潛伏期、世界艾滋病日等進行了詳細講解,由于大部分村民、居民沒有接觸過涉毒人員或艾滋病患者,一些村民、居民誤以為毒品和艾滋病距離生活甚遠,因此并未引起重視。最后,團隊成員借助ppt,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向村民、居民們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禁毒防艾”的知識,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防范毒品與艾滋病;同時向村民、居民們發放宣傳海報,使得本次禁毒防艾活動的受眾進一步擴大。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根據實踐總結農村各小學的禁毒防艾知識宣傳還比較薄弱,需要進一步加強,實踐隊員通過采訪小學生群體,發現部分學校并沒有對毒品的相關知識進行詳細講解,艾滋病的傳播方式只提及了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甚至部分小學生對于毒品和艾滋病的了解基本為零,缺乏接觸相關知識的機會。團隊成員通過點面結合的方式,在社區和村委會布告欄處張貼禁毒防艾知識海報,并邀請村民和小學生們參與活動。演講過程中,當團隊成員向居民們宣講“毒品是傳播艾滋病的溫床”時,大部分村民都露出驚訝的表情,他們沒想到毒品和艾滋病間竟然會存在這樣的聯系,紛紛表示困惑,實踐小組隊員耐心地向他們解釋其中的聯系。有的居民、村民們還提出了一些其他疑問,活動結束后,隊員們對于村民提出的其他問題也一一做了解答,現場演講討論氛圍濃厚。
通過全體暑期社會實踐成員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有的方式開展禁毒防艾活動,使得各地村民們對禁毒防艾相關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通過參與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各成員的宣傳實踐能力得到鍛煉,明晰當代大學生的使命和擔當,在基層實踐中服務于群眾、服務于社會,真正地理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涵義,為構建平安和諧繁榮的社會環境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