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二十大報告及重大會議精神在大眾尤其是大學生心中的知名度與認可度,星火傳遞隊調研隊員于1月3日當天采取線上會議的形式,對調研對象進行采訪,同時積極宣傳二十大報告的相關重點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站在民族復興和百年變局的制高點,全面總結了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任務,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黨的二十大精神是推進一切工作的行動指南,也是教育與塑造大學生的思想武器。
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大學生教學之中,教育引導大學生牢牢把握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既是黨和國家永續發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時代新人成長成才的時代要求,更是課程思政教學提質增效的實踐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新時代為邏輯起點,立足戰略全局和百年變局
的時代背景,聚焦強黨、強國、強社會主義的核心論題,基于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在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
代之問的基礎上,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思想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將人民至上的根本價值導向融入大學生的日常教育之中,以深厚的人民情懷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造福人民。把自信自立的內在精神特質融入課程思政,把對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力量的自信貫穿教學全過程。把守正創新的鮮明理論品格融入課程思政,要守“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之正,守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之正,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把問題導向的科學思維模式融入課程思政,始終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不斷探尋紓困之法與破局之策。把系統觀念的基本工作方法融入課程思政,在思考問題時突出前瞻性、謀劃未來時突出全局性、推進工作時突出整體性。把胸懷天下的大視野大格局融入課程思政,拓展世界眼光,聚焦世界之問,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激勵大學生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責任,強化使命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激勵學生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責,強化大學生的使命擔當,認真努力學習自身專業文化知識,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引導大學生明確使命任務,敢于擔當。將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轉化為大學生的使命責任,教育大學生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作為,擔負使命。二要引導大學生強化擔當精神,樂于擔當。要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做“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要去的好同志”。三要引導大學生提升擔當品質,善于擔當。教育引導大學生做事不推諉、不拖延、不敷衍;遇事不畏難、不懼責、敢涉險;處事不猶豫、不糾結、善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