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學子寒假社會實踐:數字全面賦能“智慧+養老”,破題養老痛點
老齡化社會中養老日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當前互聯網智能技術呈現生活全場景應用,數字化也逐漸滲透到養老領域。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硬件等產品在養老服務領域不斷應用,推動數字化智慧養老變為現實。2023年1月9日-1月11日,安徽財經大學“數字化助力老有所養隊”赴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綠地花都社區開展為期3天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走訪學習、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綠地花都社區數字養老現狀,探究數字化社區養老的優化路徑。
做好前期準備,合理分工安排
在社會實踐前期準備中,團隊成員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以及請教課題老師相關研究內容,收集到了大量關于"數字化背景下社區養老發展現狀"的相關資料。 2019年7月2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辦公室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介紹,中國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超過 1.8 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 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 4000 萬。
1月9日,團隊隊長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隨后與團隊成員確定任務分工、實踐開展地點與調研具體內容,并制作訪談提綱與問卷調查,為開展實地調查做好充分準備。考慮到社區老人的身體情況、文化程度并結合團隊成員的實際情況,團隊成員選定了合理且有代表性的調查地點——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綠地花都社區,并決定采用入戶訪問、電話采訪和問卷調查三者有機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
入戶調查走訪,了解社區智慧養老現狀
1月10日上午,團隊成員來到綠地花都社區邵爺爺家中,了解到,在社區老人需要幫助時,可以按“助老呼叫器”,社區服務人員就會上門服務。社區還為老年人配備了“社區健康通”,老人可以不用掛號就能看病。在實際運營中,居家養老看護系統還處于試運行狀態,部分社區老人無法接受這個系統,認為系統可行性不強、起不到作用,由此可見社區加強智能設備使用宣傳尤為重要。
1月10日下午,團隊成員來到綠地花都社區李奶奶和趙爺爺家中,了解到李奶奶認為社區的智慧教育網及老年教育資源較少,不方便老年人生活。趙爺爺是一名退休工人,平時在社區里熱心幫忙疏散交通和維持秩序,雖然可以為更多的人服務,但是沒有發揮最大價值,他希望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現在社區缺少“數字就業平臺”,沒有針對老年人的招聘信息,無法滿足社區智慧養老服務需求。
1月11日上午,團隊成員對綠地花都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進行調研,了解相關情況。1月11日下午,團隊成員對綠地花都社區若干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并發掘相關問題。
結束實地調研,滿載收獲而歸
通過本次實地調查可知,智慧養老服務要細化服務對象,通過對社區老年人物質生活、健康生活等進行科學評估,針對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的老人分層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應安排養老顧問對老人進行需求挖掘,為其提供精細化服務;此外企業在開展智慧養老服務時要對照相關行業標準進行服務質量控制。
通過線下實地調研與線上問卷調查的形式,團隊成員發現,數字化給社區養老注入動力并帶來機遇,但同時也存在著種種弊端需要從不同角度予以完善。團隊成員相信未來在各方的努力下,社區老人一定能夠對接時代潮流,跨越數字鴻溝,擁抱幸福生活!
- 攜手并進,未來可期
- 為了更好地弘揚石大優秀文化,傳播“家國同心,艱苦奮斗,惟真惟實,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也為了激勵母校學弟學妹們積極備戰高考,1
- 01-28 關注:18
- 寒冬不寒,暖意“云”傳遞
- 本文為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楊洋參與”一起云支教“志愿活動的內容總結及心得體會。
- 01-20 關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