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假,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赴河北省四市五校“為夢連理,筑夢大工”的母校行寒假實踐團,于河北省張家口市、石家莊市、滄州市、衡水市展開寒假實踐。本次實踐采用“母校行+特色實踐”的形式,在河北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一、母校行——以親歷親為引領青春航向
為了積極響應校團委開展“大工學子母校行”實踐活動的號召,本著“服務母校、宣傳大工,傳承大工優良學風、展示我校學子風采”的實踐原則,赴河北省四市五校“為夢連理,筑夢大工”的母校行寒假實踐團于正定中學、沙城中學、石家莊一中、泊頭一中分別開展了“線上+線下”的實踐活動形式。
圖1實踐團召開第一次線上會議
一月上旬,實踐活動就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中,經過多次開會討論以及實踐隊員的共同努力,最終擬定了活動方案。從前期收據調查問卷,制作宣傳海報,到宣講會流程的設定,與校方溝通,再到與校領導的交流方案,實踐隊全體成員做到了事無巨細,親力親為,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了前期的準備工作中。
在宣講開始前,隊員通過線上采訪的形式,了解到高中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茫,并希望在高考備考,心里調整方面尋求學長學姐的幫助。了解到學弟學妹的需求后,我們自行創立“連理備考君”公眾號,制作推送4篇,更新學長學姐高考筆記、備考報考以及心理調適經驗,分享大學生活,并建立各個學校的高考答疑群,群聊參加人數累計115人。
一月中下旬,各代表隊通過聯系高中母校,確定了宣講時間。宣講會當天,實踐隊人隊員早早地開始了進場布置。宣講會上,來自大工的學長學姐們依次向學弟學妹們介紹了大工建校史、師資力量、各院系概況、專業優勢,同時也錄制了校園vlog展現大工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美麗的校園環境,并回答了同學們所關心的各專業就業前景問題,從"學在大工”這一美譽著手,宣傳大工學風。
學弟學妹們專注的神情更加激發了臺上學長學姐們的宣講熱情,學長學姐們親切的態度和耐心細致的解答,也迎來了陣陣的掌聲,宣講會結束后,實踐隊隊員們又深入到高三幾個畢業班發放調查問卷進行實地調研。調查問卷的主題主要針對高三學子所向往的大學的各方面求,以及對大連理工大學的各方面的了解情況,學長學姐們向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高考的經驗,讓他們能夠以更好的姿態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分享了自己對于大學的感受,以憧憬激發他們高三學習的斗志。
圖2實踐團成員進行線下宣講
短暫卻有意義的母校行活動結束了,但大工學子實踐的腳步還未停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豐富了大工學子的閱歷,增進了責任心,提高了能力,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收獲。同時也很好的宣傳了母校,做到了回報母校,回報社會,展現大工學子的優良風貌。相信這次意義非凡的活動將給所有實踐成員增添大學生活美好寶貴的記憶。
二、特色實踐——以躬行踐履書寫大工擔當
打造美麗城市,發展綠色經濟,維護社區環境。1月28日至2月8日,大連理工大學“為夢連理,筑夢大工”寒假社會實踐團隊15名成員前往河北省四市,走訪社區居民、居委會,探索時代發展背景下的社區環境。了解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小區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工作的進行以及廣大業主群眾的參與度。
“研”中集大成
“我們團隊通過小切口闡釋大主題,前期調查研究中投入百分百精力,以推動后續走訪的順利進行。”
在確定相關實踐主題之后,實踐團成員隨即制作了關于社區環境的調查問卷,并積極宣傳至所在城市的社區業主群內,以夸大基數,更加準確地了解實踐主體的特征。一周內,成員共收集了118份回饋信息,并對其進行了分類與調研。
考慮到實踐主題的明確目的性以及各市的主體差異性,實踐團成員最終決定采取以“隨機為主,重點為輔”的形式,對社區內業主以及新聞報道中的優秀居委會進行走訪。并提前撰寫好采訪稿,由各地區負責人聯系好時間地點,展開采訪。
“訪”中解真情
社區是所有的居民共同生活的空間,是將居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特殊紐帶。走進社區,實踐團成員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如今身邊環境的狀況,“阿姨您好,請問您認為您目前所在的社區存在哪些環境問題呢?”“伯伯您好,您認為如果進行環境建設,需要哪些主體的努力和關注呢?”實踐團成員以通俗的小問題入手,傾聽受訪者的回復,了解社區環境建設的真實情況,并采用實地走訪的形式繪制了社區內不文明現象密度分析圖。
圖3社區不文明現象密度分析圖
文明城市呼喚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創造文明城市,若要加強社區環境衛生整治與常態化管理,居委會作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得到業主的廣泛反饋之后,成員收集了有效且有代表性的信息,就“社區環境整治”這一話題對優秀居委會進行了專門的采訪。
在被問到“社區環境建設有哪些亮點”時,一位負責人提到,“我們在項目移交之初,便著手建立了本市第一家‘社區書屋’,前期我們是企業管理,因而綠化較好”隨后我們又了解到,該社區居委會會不定期組織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展開一系列環境維護的活動。該負責人也提到:想要加強整個小區的環境,還是要更多地發揮居民的主觀能動性,并希望實踐團成員利用此次實踐幫助宣傳呼吁。
“議”中見功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平安、和諧的基礎,創建和諧家庭社區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內容,是推動城市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面發展的需要。有利于創建我們自己美好的家園,有利于我們鄰里間和諧相處。實踐團隊長在收集到各組員采訪信息之后,提議成員組織線上回憶,倡議園區業戶“共建和諧社區,共創美好家園”。
2月8號,實踐團成員準備妥當,在線上召開了四場業主交流會。會議由隊長主持,首先介紹了會議主題,即“聚焦環境問題,共創美好社區”,并發動廣大參會業主暢所欲言,提出社區問題,如“垃圾分類”、“寵物衛生”等;接著就所提出問題共同商議解決方案;最終,由隊長與各地區負責人共同草擬出一份倡議書,并完成簽訂。各位業主紛紛表示,會積極參照倡議書內容,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建和諧社區,共創美好家園。
圖4線上業主交流會
為夢連理,筑夢大工。青萍之末,連理同行。在本次寒假社會實踐中,團隊成員發揮自身優勢特長,嚴謹認真,高效準確,“母校行”與“社區環境”兩個主題的實踐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未來亦有無限可能,踔厲奮發,百戰不殆;大工學子向陽生長,一路前行,助力青春中國,書寫大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