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地走訪前,團隊成員對劉基文化相關背景和悠久歷史進行了了解學習。據了解,劉基是明朝建立的重要謀臣,是朱元璋手下最出色的謀事,人稱劉伯溫。其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對當地人民的價值觀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有很高的傳承價值。
活動伊始,浙江省文成縣非遺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熱情接待了團隊成員,并首先介紹了當地劉基文化傳承的一些背景。負責人表示,當地的劉基文化主要包括劉伯溫傳說和太公祭。前者是民間文學,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會有人有意識地進行整理記錄;后者則是民間習俗,以舉辦家族祭祀的方式傳承。
接著,相關負責人向團隊成員介紹了劉基文化的經典代表作品,如傳說中的燒餅歌,百里坊等。負責人表示,劉伯溫傳說中的燒餅歌,百里坊等經典故事,都展現出了劉基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對百姓的關懷;而太公祭中極具代表性的流程有起馬祭和追遠祠,進行起馬祭后要將劉基牌位送入劉基廟,追遠祠則是祭劉基上七代。這些經典文化傳統都有著悠久的歷史。
隨后,相關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員對該非遺保護中心進行了參觀,并向團隊成員介紹了一些劉基文化典籍整理和當地百姓祭祀的相關影響資料,幫助團隊成員進一步了解劉基文化。相關負責人還將地方教材《劉伯溫傳說》贈與團隊成員,供團隊成員進行參考學習。
在參觀走訪完劉基文化存館后,團隊對館內工作人員進行了采訪,并表示希望可以聆聽劉基文化保護傳承的故事。當地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劉基文化的傳承逐漸受到重視。19世紀80年代,黨中央成立的“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組織各地對民間文學進行全面挖掘搶救工作,“劉伯溫傳說”也得以較系統地搜集和保護。2008年“劉伯溫傳說”被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太公祭被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劉基文化得到國家更好的保護。當地非遺保護中心也一直嚴格按照國家的要求和相關法規,全面深入的做好劉基文化傳承保護工作。
團隊成員還就目前當地百姓特別是年輕人對劉基文化傳承情況于相關負責人員進行了探討。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劉基文化的傳承工作已有一套較全面的方案,同時也離不開群眾的支持。當地學校會組織以劉基文化為背景的研學實踐活動,學生會被帶至南田鎮的劉基廟等地點探索劉基文化;非遺保護中心還會組織有關話劇在文成縣文化中心劇院演出,話劇也會在溫州市東南劇院和杭州等地上演。在南田鎮,劉氏宗族還固定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和六月十五舉行春秋二祭,世代傳承。此外,非遺保護中心還會為有關傳承人發放津貼,認為保護好傳承人也是在保護文化;同時,加大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基廟的文物保護和“劉伯溫故里”的建設,幫助外來人員更好的了解劉基文化。
團隊成員與相關負責人對劉基文化廣泛傳播中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進一步交流。相關負責人提到,當前劉基文化在國內已有一定傳播,但國際影響力仍有待提高。他表示,中國非遺是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財富,非遺也在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有重要作用。正是國際傳播使各個國家的非遺文化在不同的地域煥發出新的生機,讓中國非遺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播。因此,推動劉基文化走向世界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最后,團隊成員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合影留念。離開前,相關負責人殷切囑咐了團隊成員。他表示,作為新的一代,應當走進非遺、了解非遺,只有當非遺來到了年輕一代,才能更好地傳承延續下去。年輕人應通過書籍的閱讀和實地的走訪來接近非遺,這樣既能汲取前人的經驗,還能親身參與非遺的傳承。傳承非遺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復刻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還能有助于青年人增強對非遺的尊重、保護和傳承意識,堅定文化自信。
本次實地調研是譯心遺亦調研團展開的第四次實地調研,收集了有關劉基文化的資料及故事,獲得了當地非遺文化保護中心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