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7月10日電(通訊員 吳豐魏)為深入了解漁村特色產業發展成果,以及當下陽江漁業養殖模式,7月6日,廣東海洋大學陽江校區茶魚興鄉百千萬實踐隊走進廣東省陽江市閘坡鎮進行漁村產業調研。此次調研主要是為了了解水箱養殖的養殖模式,了解漁村生產生活水平變化,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刻準備。
隊員們于早上8點出發前往陽江市閘坡鎮,開啟新一天的實踐。閘坡鎮作為陽江這片土地上的著名漁港之一,擁有著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人文歷史。我們將深入了解這個地方的發展現狀,聆聽當地人民的心聲,感受他們對于鄉村振興的熱切期盼。
在本次實踐活動中,我們還有幸采訪到了陽江市閘坡鎮水箱養殖協會副會長陳尊成。陳副會長是這個協會中的一位杰出代表,致力于推動當地水箱養殖業的發展。通過他的講述,我們了解到了水箱養殖業的前景和挑戰,以及當地人民如何在這個產業中積極探索、創新發展。
在副會長的講解下,我們了解到了閘坡海洋牧場主要有七個品種,有金鯧魚和石斑魚等,當下閘坡鎮的養殖魚深加工主要是運用于預制菜魚制品的制作,而對于當地的養殖戶而言,之所以養殖魚的平均利潤會偏低,是因為當下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比如說金鯧魚的冷鏈技術是比石斑魚要更成熟的,所以不同魚種的利潤會有所不同。在實踐的過程中,隊員還了解到了不同魚種應該如何進行科學地投料。
作為一座以漁業為主的小鎮,閘坡一直以來都依賴海洋資源為生,相比傳統捕撈,水箱養殖業的興起不僅為漁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收入來源,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生計。漁民們通過參與水箱養殖,不僅能夠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還能夠提高自身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這種轉型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為整個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
通過本次實踐,我們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對于當地漁民的重要性我們見證了閘坡漁民們的努力和付出,他們積極適應新的養殖模式,通過創新和合作實現了可持續發展。這讓我們更加堅信,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資源的投入,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讓我們共同關注鄉村振興,為閘坡水箱養殖基地的發展加油助力。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閘坡的漁民們將繼續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為實現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