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宣傳春節習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青史踐履,睦鄰同行”社會實踐隊于1月31日來到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參與了一場以“新春貼福,情暖社區”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為社區居民送去新春的祝福與溫暖。此次活動不僅展現了實踐隊員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拉近了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距離,獲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筆墨凝情,福字初成
活動前期,實踐隊員們做了精心準備。他們通過查閱資料,深入了解了春節貼福這一傳統習俗的起源、發展及文化內涵,力求在活動中能向居民們生動且準確地講解相關知識。同時,實踐隊員們還親手書寫了大量的福字和春聯。在書法老師的指導下,他們一筆一劃,飽含深情地書寫著對新年的美好期許。從挑選紅紙、研磨墨汁,到揮毫潑墨,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儀式感。一大早,實踐隊員們們就帶著準備好的福字、春聯和工具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大家迅速分工,有條不紊地開展活動。一部分實踐隊員負責在社區公告欄、樓道口等公共區域張貼福字和春聯。另一部分實踐隊員則走進居民家中,為他們送上親手書寫的福字和春聯,并與居民們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故事。
福滿社區,溫暖入戶
在張貼福字的過程中,一位小朋友好奇地湊了過來,看著實踐隊員們手中的福字,眼中滿是好奇。實踐隊員們便借此機會,向小朋友和周圍的居民們講解起貼福字的講究。“福字倒貼,寓意著福到了,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一位實踐隊員耐心地解釋道。居民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現場氣氛十分融洽。走進居民李大爺家中時,實踐隊員們看到老人獨自居住,家中略顯冷清。大家立刻圍上前去,陪李大爺聊天,聽他講述過去的春節故事。李大爺感慨地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總覺得少了些以前過年的熱鬧勁兒。看到你們這些年輕人來送福,我心里真暖和,感覺年味兒又回來了。”實踐隊員們認真地為李大爺家貼上春聯和福字,還幫他打掃了房間,整理了物品。
藝韻新春,文化傳承
在活動過程中,實踐隊員們充分展現出了多才多藝的一面,他們將自己的專業特長融入到對社區居民的新春祝福中,為社區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小型文化表演。舞蹈專業的隊員們身著絢麗多彩的服飾,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節奏,輕盈地跳動著。接著是傳統詩詞朗誦環節。幾位文學專業的實踐隊員站在舞臺中央,從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到范成大的《賣癡呆詞》“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實踐隊員的表演讓居民們感受到了過年時的習俗和濃厚的文化底蘊。在表演過程中,實踐隊員們還與居民們進行了互動,他們邀請小朋友們上臺,一起朗誦簡單的詩詞,引導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迎h節不僅讓孩子們更加深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也增進了居民與實踐隊員之間的感情。
此次“新春貼福,情暖社區”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參與其中的實踐隊員們收獲頗豐。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通過與居民們的互動交流,實踐隊員們更加了解社會,鍛煉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了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良好品質。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新春送;顒樱菍W校與社區共建的一次生動實踐。未來,社區將繼續組織更多類似的活動,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成長,也為社會傳遞更多的溫暖與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