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渡江戰役,永傳紅色精神
7月24日上午,為了聆聽紅色故事,勿忘國恥,牢記使命,計信學院赴安徽中科晶格技術有限公司項目e站主題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來到了合肥市渡江戰役紀念館。
憶往昔,崢嶸歲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博物館的整體外觀,猶如兩艘乘風破浪的巨型戰艦,氣勢澎湃的同時也擊打著每一位同學的心。建筑雄偉,依稀可見當年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豪邁與壯麗。其中標志性建筑勝利塔。勝利塔,高99米,以“九九八一"的寓意代表“八一軍隊的勝利;整體建筑從空中俯瞰呈五角星的形狀,矗立在巢湖岸邊,仿佛巨型戰艦的桅桿。勝利塔是一座紀念塔,也是巢湖岸邊的燈塔,指引船只的方向。
進入館內,一副巨大的浮雕徐徐展開。這里就像一把開啟星紀元大門的鑰匙,帶領我們重返那個戰火紛飛妻離子散卻又無比堅韌執著信念合一的年代。這幅《勝利之師》正是刻畫了解放軍突破最后防線,奪取勝利的景象。他們憤慨、激昂、澎湃,向勝利進發!
除了巨幅浮雕大場景的豪邁外,深入場館內,許許多多的舊物更牽動著我們的心,當時的報紙、軍人們用過的望遠鏡、穿過的軍裝…都將我們拉回那個年代,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幸福。仿佛還能看到穿越時空一雙雙傷痕累累的手堅定的握著屬于他的槍,鷹一般的雙眸透過望遠鏡死死的盯著敵人,不放松一絲一毫。展廳明明安靜沉重,我卻仿佛能聽到無數壯烈的勇士在吶喊,保家衛國,解放全中國!
最令我震撼與沉思的,是走到深處時,滿眼的黑與白,這是烈士名單展廳,刻下了每一名烈士英雄的名字。百年恰風華,不知先輩們若是看到現在的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是否會留下感動欣慰的淚水亦或是一抹欣慰滿意的笑容。今天的和平與安寧來之不易,當我們站在一排排一列列烈士名單前,怎能不對英雄們肅然起敬;當我們翻開革命先輩用熱血和生命譜寫的愛國華章時,又怎能不熱愛祖國、為祖國動容!
渡江戰役中,成千上萬的支前百姓,也用小小的獨輪車,以草鞋和獨輪,建立起解放軍堅不可摧的補給線長城。軍民一家、團結堅韌、是獨屬于中國人的品格與秉性。大風大浪面前,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孤軍奮戰的,即使一個人,也是一支隊伍。因為他的背后,是十幾億不服輸、不愿屈服、不受壓迫、命硬學不會低頭的中華兒女!
沿著渡江戰役的時間脈絡,更像是一條思考與感悟的路程,戰役準備、戰略反攻…看著舊物與當時場景的還原,仿佛也能身臨其境感受到形式的緊迫與殘酷,隨著腳步向前邁進,我們看到許多陳舊的手槍、還原的木制帆船,我軍以劣勢扭轉乾坤,不畏艱險,最終渡過被視為天塹的長江。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新時代青年大學生需要發揚偉大渡江戰役精神,保持勇于斗爭的雄心、敢于勝利的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先輩矢志不渝守護祖國,接下來接力棒交到我們青年一代手中,必當不辱使命,勇擔大任。
發布時間:2022-07-27 作者:王怡青 來源:大學生新聞網 瀏覽:
- 走進渡江戰役,永傳紅色精神
-  7月24日上午,為了聆聽紅色故事,勿忘國恥,牢記使命,計信學院赴安徽中科晶格技術有限公司項目e站主題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來到了合
- 07-27 關注:0
- 陳疃鎮之訪談日記
- 這篇文章是基于陳疃鎮訪談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一些收獲,而寫的一些抒發我個人情感的社會實踐心得。
- 07-26 關注:12
- 鄉村之變日新月異,振興之路任重道遠
- 為了解認知鄉村,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助力羅場鎮春茗村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隊(以下簡稱“
- 07-25 關注:4
- 邂逅故鄉茶園,感悟鄉村振興
-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振興,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羅
- 07-25 關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