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2 日,為加強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生態文明的發展,社會實踐隊來到安徽滁州瑯琊山風景區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并體驗了一線環衛工人的日常工作。
清晨,借著徐徐的微風,實踐隊員們早早地來到景區游客中心領取志愿者服裝,實踐正式開始。走在幽靜的山路上, 綠蔭環繞,我們心中十分興奮。此時的游客很少,但環衛工作者已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遠遠的,我便看見一位穿著綠色環衛服的環衛工正在彎腰撿垃圾,清掃樹葉。七點的瑯琊山是清涼的,可那位環衛工爺爺黝黑的臉上已滲出細密的汗珠。我快步上前,遞上了還未開封的礦泉水。他抬起頭,向著我們露出了樸實真摯的微笑,說了好幾聲“謝謝”,手中忙碌的掃帚卻沒有停下。我們坐在路邊的石巖上,聊著他的工作和生活,他總笑著,我也跟著笑。我們提出幫他掃地,感受環衛工作。爺爺笑得很開心,又連著說了好幾聲“謝謝”。我默默地接過他緊握在手中的掃帚,感受著汗水浸潤的竹柄,心頭泛起的是對環衛工作者的尊敬。那短暫的時間里,我只顧低頭打掃,不時有游人從我身旁慢慢走過,和同伴有說有笑。不一會兒,我的短袖就被浸濕了。和他告別后,看著這風景走走停停,瑯琊山的風漸漸熱了起來,再回頭看時,他還在那彎腰打掃。心頭不由涌上一些感悟。
圖為實踐隊員在與環衛工人交流。大學生新聞通訊員 徐建豪 攝
隨著社會發展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景區的環境也逐漸改良,可環衛工的工作量仍然巨大。他們為青山綠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卻忽視了他們的存在。這次實踐活動讓我真切感受到一線環衛工人需要我們的關心,環衛工人這個特定的群體應當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他們不僅是在美化景區,還是在優化我們的生活。正因為有他們不辭辛勞地維護環境衛生,我們在游玩的時候才能夠享受干凈優美的環境,才能在整潔的城市里舒適生活。我們應該看見他們的艱辛,看到他們每日起早貪黑在景區、街道辛勞的身影。尤其在三伏天,他們的工作將會更加艱辛。若是人們都能夠配合他們的工作,做好自身,定能減少他們的工作量。

圖為實踐隊員在與環衛工人交流。大學生新聞通訊員 吳霽 攝
瑯琊山的一片綠色是滁州的名片,它給人們帶來了清新的空氣,帶來了優質的水源,也帶領著周圍人們走上小康路。此次實踐,還讓我切實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不是一類人的任務,而是所有人的責任。一類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而所有人的力量是無限的。我們要將建設綠色中國的重任擔在身,積極參與到建設美麗中國的浪潮當中去,為良好生態貢獻力量。
圖為實踐隊員在幫助環衛工人。大學生新聞通訊員 張坤 攝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走進了環衛工作者的生活,了解到了他們的不易,意識到我們應當積極保護環境、建設中國。在我們親身參與景區環保工作后,雖然時間只有短短一天,卻讓我們受益良多。我們要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并積極呼吁身邊的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