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生是即將用臂膀扛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責任的群體,在大學期間嵌入社會工作,了解社會、熟悉基層、服務大眾,是大學的一門必修課。因此,我加入了塔里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團——歸園田居模式觀察團,在2023年7月,我跟著團隊踏上了向西的路途,來到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塔格拉克村開展為期5天的暑期社會實踐。
這次活動我的主要任務是前往塔村居民家中,聆聽附近村民講述旅游業發展給生活帶來的改善,走訪老共產黨員家庭、邊防人員,追溯紅色記憶,挖掘旅游發展故事,深切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滿意度。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塔村在夏秋兩個季節開放,春冬就會封山,當地居民在塔村開放季節里以放牧、為游客提供馬拍照為主要經濟來源,一部分做餐飲民宿作為經濟來源。旅游也發展促進了當地居民就業,提高了經濟收入,大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居民滿意度很高。“以后想當塔村書記,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希望家鄉發展的越來越好。”這是在走訪共產黨員家庭時,初中生伊米然對我們說的話。塔村的旅游發展離不開這些鮮活血夜的注入,我相信在這些青年的帶領下,塔村會走向更遠的地方。
這次活動,我看到了很多平時所看不到的東西,這對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在前進的路上,我們堅定信仰、把握住正確的航向,對理論知識相互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共同奮進,通過交流我們不斷地完善。我們就是這樣樂于幫助別人、互相幫助就是我們的精神所在,不斷的學習實踐讓我們永遠堅信,人生路上服務他人同樣是服務自我。團隊不是一個人的團隊,因為有了一群人才叫團隊!
生于民,以后亦將認認真真服務于民。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已經結束了,五天的社會實踐對于人的一生,就像一滴水無聲的流進了大海里,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筆多么寶貴財富。在這五天里,我們經歷了快樂、辛酸、收獲、付出,但是我們都無怨無悔,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很開心,很快樂,付出別人所不能付出的,也獲得了別人所得不到的。”
常言道:鐵不煉不成鋼,玉不琢不成器。作為當代大學生不去體驗生活,不去了解農村、了解社會,不與社會相融,便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大學生和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使我認識了農村,了解了社會,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更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我將調整心態,更加努力的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鍛煉自己戰勝困難的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后的工作做必要準備。如果我不參加此次活動,也許,我用一生也無法體會。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們每位成員都能相互關心互相包容,我們每個人心里想的都是“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倒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珍惜這短短的兩三天時間,每天我都覺得自己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鍛煉了我,而且給我人生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雖然本次“三下鄉”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但“三下鄉”的路還很長,“三下鄉”的工作也將一如既往的開展下去。
我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草地,忘不了那隨風而動的悠悠白云;忘不了田間攏上無處不氤氳著的迷人綠意;也忘不了農村留守兒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村里老人們那刻滿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更忘不了風雨中我們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相視而笑,相擁而泣。而這一切的一切,將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的似水年華中。
裴斯泰洛齊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和彌補不足。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心靈上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
“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了幾天了,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對比之前的自己,真的成長了不少,變得更加成熟、勇敢和有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獲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財富。
一路走來,我收獲了很多:第一,珍惜。是什么樣的緣分,讓我們能一起參加“三下鄉”活動,認識了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為了共同的目標,付出自己的真心。機緣難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讓我變得“富有”!
第二,團隊意識。來自不同個體的三十余人,一起工作,
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我們是一個團體,一個集體,一切都應該服從,不論是做什么工作,都應該為大家著想,為團隊著想。
第三,溝通交流。每個人都有各自新的想法和心情,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憂傷,經常與隊員們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了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進理解,也可以集思廣益。
當然,在我們這次活動取得豐收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作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做得不夠的地方,如對下鄉的總體認識還不夠深刻,由于缺乏經驗,一些準備工作跟實際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中的細節做得不到位等等。但我們依然相信,有收獲,有經驗,有挫折,有教訓的活動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完整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當代大學生,這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感,用我們所學的去回饋和給予我們更多的社會。一步一腳印,希望我們的足跡可以遍布鄉村每個角落,讓希望在鄉村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