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踏青,美麗同行
7月23日-25日,巢湖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我是河小青,生態共青行”實踐團赴環巢湖流域、中節能(肥西)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淠河右岸生態農業示范區等地開展 “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隊員在巢湖流域河邊撿垃圾。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雅麗 供圖
綠色發展是美好生活的基礎,擁有青山碧水的美麗,藍天白云的幸福,是人民的期盼。曾經,這片濕地遭受了嚴重的污染,但近年來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它正在逐步恢復生機。通過與巢湖當地環保組織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生態保護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公眾的廣泛參與,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河流、保護河流,加入到更多的保護河流、生態平衡當中去。
7月23日,“河小青”實踐團師生來到六安市金安區城北鎮,參觀淠河右岸生態農業示范區,城北鎮人大主席李小文、副鎮長周璇、規劃建設所所長張傳兵接待了實踐團一行。張傳兵向大家介紹了示范區的主體功能和水管家智慧調控系統、鳳凰橋新概念水質凈化廠、“污泥變花海”等創新舉措,帶領師生們參觀了生態科普中心的“豐饒之域”“珍寶樂園”“環保之翼”“和諧之美”等展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智慧調控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在水里面實時監控水的氧氣、濕度以及溫度并按照實際要求來進行調節。還有就是把污泥變為花海的創新,相當于變廢為寶,這一點更是體現了節約環保的理念。
在這里面我不僅僅了解到當地的生態與農業的相互融合,更是了解到了關于農業的相關知識。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生命力,農作物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通過實地參觀,我深刻體會到生態農業對于維護生物多樣性、保持土壤水分和減少污染的重要性。農業技術人員詳細介紹了有機種植、生物防治等生態農業技術,這些技術不僅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同時也保護了土壤和水源。與農民的交流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土地的深深敬意以及對自然規律的遵循,這種質樸的智慧與勤勞的品質讓我感受頗多。
圖為實踐隊員在六安城北鎮淠河生態科技展館進行學習。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彭俊豪 供圖
7月24日,“河小青”實踐團赴“全國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中節能(肥西)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參觀學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們參觀了中節能環保科普館、科普長廊和垃圾焚燒發電廠房,觀看了固廢分類處置工藝、垃圾焚燒工藝流程等視頻,近距離了解了垃圾分類處理和能源回收利用全過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剛進去參觀時給我們播放的一段視頻,里面講述了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每天產生的垃圾數量很龐大。如果一個城市三天不處理垃圾的話,這個城市就會被垃圾所覆蓋。這聽起來真的很恐怖,還有很多海里面的魚類,他們的肚子里面都有塑料垃圾,看起來真的很讓人可憐。它們也是地球上的生物,和我們人類所屬一個地球,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地球,保護好海洋生物。現在越來越多的動物都已經滅絕了,我們更加努力的去保護好每一個動物,樹立正確的保護意識。
圖為團隊成員在了解廢水變為純凈水的過程。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陳雅麗 供圖
通過這次“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綠色長征科考實踐活動,我逐漸明白環境保護不是孤立的努力,而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結果。從巢湖的復蘇,到肥西公司的創新,再到淠河右岸的可持續農業,每一處都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想。我認識到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肩負著推動社會進步和保護自然環境的雙重使命。讓我們攜手前行,在每一處角落種下綠色的希望,共同守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讓“美麗中國”從理念轉化為每個人的實際行動,從青春的夢想成長為現實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