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青年行”實踐隊奔赴麗水龍泉,探訪龍泉青瓷博物館和青瓷小鎮,在泥土與窯火的交融中感悟千年非遺魅力。
作為人類非遺“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的殿堂,博物館內陳列的歷代青瓷珍品,以其“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藝術特色令隊員們嘆為觀止。從古樸典雅的宋瓷到工藝精湛的現代作品,隊員們系統了解了青瓷的發展脈絡和獨特的“薄胎厚釉”技藝,深刻感受到中華陶瓷文明的博大精深。
實踐的核心在于沉浸式體驗,實踐隊員們還前往青瓷體驗區,在青瓷工藝大師的指導下,隊員們化身為“小匠人”,親身參與青瓷制作。旋轉的轱轆上,泥土在指尖游走,隊員們屏息凝神,努力掌握力度與平衡。初次嘗試雖顯生澀,但在耐心指導下,一件件蘊含心意的泥坯逐漸成型。
我們還有幸采訪到了80后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丁軍良大師和95后市級傳承人吳昊大師。丁大師的技藝根植于家族十幾代人的窯火傳承,他如同青瓷泥料般沉穩內斂,執著于復原宋代哥窯的“金絲鐵線”與皇家米黃釉,每一道柴燒痕跡都是對古法的虔誠致敬。而吳大師植根于龍職校3年的系統訓練和景德鎮大學四年的深造,他將景德鎮細膩的繪畫技藝融入青瓷創作,在跳刀紋中注入現代幾何美學,讓灰釉流淌出新銳氣質。兩代傳承人的血脈中都流淌著相同的青瓷基因,卻在時代浪潮中選擇了不同的傳承路徑,共同書寫著“青如玉、明如鏡”的當代篇章。
此次青瓷之旅,讓隊員們觸摸到的是溫潤的瓷器,點燃的卻是心中的匠心之火。未來,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化“非遺+”主題實踐活動,與龍泉青瓷博物館展開緊密合作,探索非遺數字化保護新路徑。讓千年青瓷在新時代綻放出耀眼的光芒,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