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深化公眾對海洋生態系統固碳重要價值的認知,2025年6月29日,集美大學碳海方舟實踐隊奔赴福州連江風光旖旎的定海灣景區,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的海洋碳匯科學普及活動。實踐隊成員以知識傳遞為舟,以熱忱為帆,在浪濤聲聲中,將海洋藍碳的理念播撒向公眾心田。

圖為團隊成員在定海灣合照碳海方舟實踐隊李珊珊供圖
探索定海灣:海洋碳匯與生態保護的實踐與傳播
海洋作為地球上最大的活躍碳庫,其碳匯能力——即“藍碳”貢獻,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紅樹林、海草床、鹽沼這三大濱海生態系統,以其卓越的固碳效率,被譽為“海岸帶藍碳明星”。福建省擁有綿長的海岸線與豐富的濱海濕地資源,發展藍碳潛力巨大,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連江縣定海灣,以其獨特的生態稟賦與敏感的濱海環境,成為感知藍碳價值、傳播生態理念的理想窗口。碳海方舟實踐隊選擇于此揚帆,旨在通過青年力量,將海洋碳匯這一宏大而專業的科學命題,轉化為公眾可感可知的理念。

圖為定海灣深海漁業養殖區碳海方舟實踐隊李珊珊供圖
定海灣養殖創新:推動漁業碳匯與生態平衡
定海灣投用了“定海灣1號”“振漁1號”等大黃魚深遠海養殖平臺,這些平臺采用先進的養殖技術,模擬野生大黃魚生長環境,不僅提高了大黃魚的品質和產量,還通過優化養殖布局,減少了近岸海域的養殖密度,降低了養殖活動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有利于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進而促進了漁業碳匯的形成。活動當日,實踐隊員身著統一標識服裝,在定海灣沙灘及游客聚集區域迅速鋪開科普陣地。精心設計的科普宣傳冊圖文并茂,生動闡釋了“藍碳”概念、海洋生態系統固碳機理及其無可替代的生態價值,清晰展現海洋在氣候調節中的巨大貢獻。隊員們化身熱情洋溢的科普使者,面對往來游客展開細致講解,耐心解答關于海洋碳匯的各種疑問。

圖為團隊成員向游客宣傳海洋碳匯知識碳海方舟實踐隊劉彬彬供圖
海洋科普行動:激發群眾對藍碳價值的認知與激情
本次科普行動成效顯著,成果豐碩。活動直接覆蓋游客廣泛,發放科普資料許多。更為可貴的是,通過面對面的科普宣傳,眾多游客首次系統了解到海洋作為“氣候調節器”的關鍵作用。“以前真不知道海里的植物也能‘吸碳’,而且這么重要!以后帶家人來海邊玩,更要愛護這里的花草樹木了。”一位參與活動的游客感慨道。從模糊認知到深刻理解,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關切,海洋碳匯的種子已悄然在眾多參與者心中萌發,化為守護碧海銀灘的潛在力量。

圖為海洋碳匯宣傳冊與海灘碳海方舟實踐隊王亞萍供圖
碳海行動:激發青年力量。共筑海洋碳匯未來
碧波無垠,藍碳蘊藏偉力;青年有志,碳海方舟破浪前行。活動雖然結束,但對海洋保護的承諾和行動才剛剛開始。每一位參與者都成為了海洋碳匯理念的傳播者和實踐者。此次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成員們將繼續在保護海洋的道路上前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