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 龍院學子走進金砂鎮上金村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助力紅色文化宣傳,外國語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追尋先輩足跡,賡續紅色血脈——重走土地革命時期南方紅色交通線”實踐團在支部書記陳曉慧老師的帶領下于8月9日下午前往永定區金砂鎮展開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以學習土地革命時期紅色故事為主線任務,發揮英語專業優勢精心拍攝制作雙語宣傳講解視頻,以外語教育展現外院風采,用專業特長弘揚紅色精神,助力老區紅色產業釋放新動能。
實踐第四站,實踐團一行走進永定區金砂鎮上金村。村內青山環繞、林竹成蔭、村居錯落,這里便是中央紅色交通線閩西交通大站永昌樓所在地,也是中央紅色交通線的中心樞紐。永昌樓作為這條“中央紅色交通線”陸上的唯一交通大站,永昌樓在護送領導干部、運送緊缺戰略物資、傳遞重要情報、打破國民黨對中央蘇區嚴密的軍事和經濟封鎖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中央蘇區的繁榮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踏進永昌樓內部,一股厚重的氛圍彌漫開來。一件件歷史文物、一本本紙頁泛黃的陳舊書籍、一處處舊址原貌都沉甸甸地承載著歲月的滄桑,那是當年戰火中的見證,靜靜地訴說著烽火歲月的崢嶸。實踐團在永昌樓中體會過去與未來的交織感,領悟革命先輩的赤膽忠心與無私奉獻。如今,永昌樓舊址仍在灼灼烈日下挺立,樓前黨旗仍在閩西山谷中飄揚。
參觀結束后,實踐團拜訪了永定籍開國少將范陽春的后人范光忠先生,聆聽老一輩的紅色故事,并采用視頻、照片、訪談記錄等形式記錄紅色故事。范老先生向實踐團聲情并茂地講述紅色交通線的由來和英雄往事,講起每一個故事,他都如數家珍。此外,實踐團還將外語教育與黨史教育相結合,為紅色交通線錄制英文宣傳講解視頻,打造高質量暑期實踐成果。做到以青年學生黨員之力量宣傳紅色精神,以專業所長賦能老區鄉村振興發展,體現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育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