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學與藥學學院光合碳凈先鋒隊深入了解工廠二氧化碳排放情況并推動減排的社會實踐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力求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經查閱文獻并由團隊成員討論,由于廣西、山東、甘肅三個省份在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環境條件上差異顯著,為調研提供了豐富樣本,確保結果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全面性,最終確定以該三省工廠二氧化碳排放情況作為主要調研對象。團隊隊長張凱創新性地提出將自主研發的光催化劑及其一體化裝置應用于工業領域,為工廠提供高效環保的空氣質量管理與二氧化碳減排意見。團隊成員發揮各自優勢,通過跨領域合作,整合環保、能源、材料等多領域專業資源,形成協同創新合力,致力于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5年1月11日至14日,團隊成員陸續完成前期調研工作,開展線下會議,集思廣益制作安全預案、線上問卷和線下訪談提綱,熟悉項目、分配任務。他們針對工廠員工和普羅大眾,分別設計了不同角度的面對面訪談稿件。面向工廠員工,重點關注二氧化碳排放認知、減排困難、光催化技術設備推廣等方面;面向大眾,則聚焦于對當地工廠排放印象、現有減排措施評價以及對空氣質量管理新方案的看法等。1月15日開始,項目順利進入中期調研階段,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部分團隊成員進行宣傳工作,在各類媒體如院校官Q、新聞網等發布宣傳稿和新聞稿,擴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認知;同時,向各大高校學生群體發布調查問卷,以便了解他們家鄉的工廠二氧化碳排放等相關情況,更全面地了解各方需求與建議,為制定切實可行的減排方案提供有力支撐,為節能減排提出更可靠的建議。另一部分團隊成員則基于對工廠二氧化碳排放現狀的精準把握,剖析減排困難,熟悉自創的光催化一體化設備,開展線下實地訪談,與公眾的深入交流。團隊在推進實地調研的同時,通過線上調研問卷的傳播,向社會公眾普及光催化技術及其一體化設備的創新性和二氧化碳減排的重要性,積極宣傳項目亮點和創新點,提升企業和公眾對環保行動的認知與參與度。
隨著項目的持續推進,團隊成員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不斷強化社會責任感。盡管作為大學生,能力與項目規模有限,光合碳凈先鋒隊卻熱情不減、全力以赴,期望通過此次實踐,能為工廠二氧化碳減排貢獻綿薄之力。他們用行動彰顯對環保的擔當,利用寒假為綠色發展添彩。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實踐活動,更是當代大學生對社會責任的積極回應,展現了他們用知識與行動助力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助力美麗中國綠色畫卷的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