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全力推進港口建設、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時代浪潮下,港口與城市的協同發展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繁榮的關鍵力量。日照港,作為我國沿海重要樞紐大港,憑借龐大的吞吐量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在我國港口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為此,曲阜師范大學“變廢為寶”調研隊于2025年1月13日趕赴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深入日照港展開實地調研,旨在剖析港口建設與城市發展的內在聯系,挖掘港城共榮的發展模式。
日照港:崛起之路與城市經濟騰飛
日照港展覽館全面展示了港口的發展歷程、當下運營狀況以及未來規劃藍圖。2023年,日照港吞吐量高達5.2億噸,在全國沿海港口中排名第六,在世界位列第七,鐵路吞吐量更是在全國沿海港口中獨占鰲頭。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處于環太平洋經濟圈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交匯處,也是“一帶一路”十字交匯的重要節點,這使其成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轉樞紐。調研隊員們了解到,近年來,日照港正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一方面,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建成順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引入數字化糧食儲運系統,自主研發智慧綠色官方系統,打造智慧綠色大宗干散貨碼頭作業新模式;另一方面,推進低碳轉型,實現集疏運體系綠色升級,成功從傳統港口轉型為智慧綠色港口。

圖為日照港一覽圖。(國旭 供圖)
通過實踐調研日照港及其周邊的產業,隊員們發現日照港的蓬勃發展有力帶動了日照市的經濟騰飛。隨著港口規模的不斷擴大,產業鏈資源和要素加速向城市集聚,逐步形成以臨港工業、現代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為核心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這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增長,還優化了城市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增強了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在綠色發展方面,日照港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效保護環境,提升城市生態價值,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推動經濟綠色增長。

圖為日照港部分鳥瞰圖。(國旭 供圖)
石臼燈塔與石臼港廣場:見證港城變遷
調研隊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了石臼燈塔。這座位于日照市東港區黃海一路126號的燈塔,始建于1933年,原名成章燈塔,是日照海濱的標志性建筑,也是中國華北地區唯一由民間自籌資金興建并維護的燈塔。它見證了日照港從一個小漁港發展成為億噸大港的輝煌歷程。從地理角度來看,燈塔所在地自然條件優越,基巖海岸穩定性強,為港口設施提供穩固地基;水深條件良好,大型船舶可直接?浚蟠蠼档徒ㄔO成本,為大規模貨物運輸奠定基礎。
建成于2019年的石臼港廣場,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意義,它是為傳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勤儉建港”的建港精神而建。廣場上的紀念碑于1985年建成,由花崗巖打造,高8.88米、寬2.19米,臺階設計體現了“六五”工程,石臼港建設被納入該工程,彰顯國家對能源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為日照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如今,石臼港廣場緊鄰港口作業區,隊員們發現,周邊商業設施林立,形成獨具特色的臨港商圈。港口建設深刻改變了城市空間布局,隨著港口發展,人口向臨港區域聚集,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促進城市規模擴張,城市發展重心逐漸向沿海地區轉移。
攜手共進,展望未來
此次調研,讓隊員們深切體會到港口與城市發展相輔相成的緊密關系,也深刻認識到港口建設的重要意義。日照港的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塑造城市形象、促進產業集聚、提升物流效率、推動綠色發展以及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展望未來,日照港應進一步加強與城市的互動協作。持續推動綠色發展,在現有基礎上深化環保舉措;注重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港口文化;加強規劃協調,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提升產業競爭力;強化環境保護,實現港城可持續發展。
這次調研活動讓隊員們收獲頗豐,他們將帶著對港口發展的深刻理解,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變廢為寶”實踐隊員合照。(國旭 供圖)
(通訊員 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