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固疆寄青春 產教協同筑根基|福州大學“旗幟領航:中華民族一家親”實踐隊探秘邊疆企業育擔當
7月29日,為深入了解新疆伊犁地區企業的發展模式與產業特色,拓寬高校學生就業視野,推動校企合作縱深發展,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福州大學“旗幟領航:中華民族一家親”實踐隊聯合福建醫科大學“青春醫路·閩疆情”實踐隊一同前往伊犁新天煤化工公司、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參觀學習與交流活動。
觸摸化工企業:從困境突圍到標桿崛起的戍邊后盾
當日上午,實踐隊首站走進伊犁新天煤化工公司。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首先參觀“天山紅印”黨群活動基地。基地內,豐富的圖文資料系統梳理了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來的發展軌跡——從初創時期在技術攻關、環境適應的艱難探索,到如今成長為行業標桿,生動呈現了企業每年的突破與進步。隨后,基地內播放的裸眼3D視頻全面展示了公司核心業務板塊及完整生產流程,先進的生產設備、嚴謹的全流程質量控制,直觀展現了企業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和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讓隊員們對現代化化工生產有了更立體的認知。參觀結束后,公司負責人與實踐隊的師生圍繞實習崗位設置、就業合作方向等議題深入交流。雙方一致認為,校企合作是資源互補的重要紐帶,期待以此次交流為契機,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人才聯合培養、技術協同創新,既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也為青年學子搭建扎根邊疆、服務戍邊事業的實踐平臺,最終實現企業發展與人才成長的雙贏。

實踐隊參觀伊犁新天煤化工公司“天山紅印”黨群活動基地
探秘生物科技企業:綠色創新中的邊疆發展新動能
下午,實踐隊走訪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員工詳細介紹了企業在生物技術領域的深耕歷程、核心業務板塊,重點講解了環保創新舉措、產業布局及主要產品的研發背景、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展現出公司以綠色科技驅動邊疆產業升級的強勁勢頭與深厚實力。隨后的交流座談會上,人力資源部總監苑紅章系統介紹了公司的員工結構、崗位設置及未來人才需求方向,并結合隊員們的個人簡歷,從專業技能呈現、實踐經歷梳理等方面給出了針對性建議,鼓勵隊員們在實踐中不斷打磨本領、積累經驗。實踐隊隊員阿布力·達吾來提別克深有感觸:“原來專業學習不止于課堂,更要扎根到真實的行業土壤。走進企業感受到職場的真實模樣,讓我更清晰了如何以專業能力服務邊疆發展,這正是青年戍邊擔當的另一種體現。”

實踐隊在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學習
錨定青春坐標:從產業實踐到戍邊擔當的認知升華
通過深入探訪伊犁兩家代表性企業,隊員們不僅系統了解了邊疆企業獨特的發展模式、嚴謹的運營管理,更在與企業負責人的交流中,清晰把握了化工、生物等行業的人才需求標準,對“如何以專業所長服務邊疆建設和如何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有了更具體的職業規劃。此次活動既為校企間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更讓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邊疆的穩定與發展,既需要“執戟衛疆”的堅守,也需要“產業興疆”的支撐。青年一代唯有將個人成長融入邊疆發展大局,才能在戍邊固疆的時代使命中書寫青春華章。

合影留念
(文/帕孜娜·帕熱哈提、夏合娜孜·阿斯卡爾 圖/阿麗米娜·吐爾遜買買提 審核/祖力胡馬爾·吐爾遜、劉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