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空安全防護為核心目標,通過校警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實戰應用。7月3日,友嘉智能制造學院“游隼智控”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師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赴舟山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魚鷹戰隊,開展無人機攻防技術交流與實戰演練;顒泳劢篃o人機反制技術應用,助力公安系統應對低空安全挑戰。
(圖1 實踐團在浙江省舟山市特警支隊合照)
講座交流:共探無人機反制前沿知識
團隊與特警隊員圍繞無人機分類、通信機制、定位技術及反制策略展開專題講座。指導老師解析了無人機運行原理與風險詳解、智能網捕系統的構建邏輯與實戰難點,雙方就技術趨勢與監管體系深入互動,為后續演練奠定基礎
(圖2 指導老師講解無人機反制技術)
技術展示:揭秘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
交流中,團隊成員向舟山市特警支隊魚鷹戰隊詳細講解了自主研發的“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內容包括,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配備了專業云臺,具有自主跟蹤鎖定目標的能力。在運行過程中,能借助圖傳系統實時呈現目標無人機的畫面。該無人機運用了先進的路徑擬合算法,可精準跟蹤目標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在持續跟蹤過程中,它會不斷分析目標的飛行路徑和速度等要素自動計算出最佳捕獲位置。當到達這一位置時,會迅速且精準地自動發射網槍,實現全自主抓捕并且對地面不會造成傷害。具體其核心技術包括:
- 多源感知鎖定:融合雷達、光電吊艙等,精準識別并實時跟蹤目標;
- 路徑擬合算法:動態調整飛行軌跡,持續鎖定非法飛行器;
- 智能射網抓捕:自動計算最佳攔截點,發射捕捉網實現零傷害攔截;
- 閉環取證管理:捕獲后帶回目標并完成執法分析。
團隊同步提供“產品+服務”定制化解決方案,覆蓋設備維護與操作培訓。
(圖3 現場講解網捕無人機特點)
模擬演練:檢驗協同作戰與裝備實戰效能
為了進一步驗證游隼無人機的實戰效果,實踐團隊和舟山市特警支隊魚鷹戰隊聯合開展了游隼抓捕穿越機的模擬演練。演練現場,穿越機憑借其高速、靈活的特點,在低空快速穿梭。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迅速響應,利用其先進的傳感器鎖定目標,以高超的飛行技巧逼近穿越機,最終成功發射網捕裝置,將穿越機精準捕獲。整個演練過程緊張有序,游隼無人機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在場人員的一致好評。
(圖4 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演練現場)
(圖5 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精準捕獲穿越機)
科技賦能,共筑低空安全防線
在今年這一“十五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無人機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此次合作不僅為公安實戰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也助力“游隼智控”實踐團隊積累了低空安防領域的寶貴經驗。該團隊的項目不僅致力于提供低空安全的創新解決方案,也為促進無人機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魚鷹戰隊強調,隨著低空開放進程的加速,須依靠如“游隼”這樣的高科技裝備來提升執法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展望未來,“游隼智控”團隊將持續深化校警合作,推動低空安防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致力于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的空中治理體系,以此支持“十五五”規劃目標的實現,為推進無人機產業的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通過這些努力,團隊正積極回應國家戰略需求,展現出新時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責任與擔當。
(圖6 實踐團與魚鷹戰隊合照)
活動總結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謀篇的關鍵之年,作為青年學子,我們以專業力量投身城鄉發展實踐,聚焦“十四五”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數字化發展等重點領域,圍繞低空安全技術開展深入調研與成果輸出,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青年智慧。在本次實踐中,團隊立足“游隼高速智能網捕無人機”自主研發成果,針對城鄉低空安全管理痛點,通過走訪機關單位、技術交流與實地演示,系統解碼“十四五”期間無人機產業在安防、物流、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潛力。同時,結合城鄉融合發展趨勢,提出“技術賦能+場景適配”的創新路徑,例如,提出將低空安防系統與特警實戰需求結合,探索無人機在反恐處突、重點區域動態監控、反制黑飛中的創新路徑。
活動亮點在于將專業技能與社會需求深度結合:一方面,團隊和舟山特警支隊通過技術攻關提升低空安全防護能力,為城鄉公共安全提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形成多維度調研成果,包括典型案例分析、技術應用場景建議等,為“十四五”收官階段的技術成果轉化和“十五五”規劃中無人機產業布局提供參考。
此次實踐啟示我們,青年視角不僅是技術創新的源泉,更是城鄉發展的橋梁。未來,團隊將持續關注“十五五”規劃中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等方向,以“專業+服務”雙輪驅動,推動科技成果向城鄉治理、產業升級等場景延伸。我們堅信,通過青年一代的主動作為,定能以新質生產力助力城鄉協調發展,為“十四五”圓滿收官和“十五五”科學謀篇貢獻青春力量。